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青羊区(四川商务职院青羊)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青羊区(四川商务职院青羊)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青羊区位于成都市青羊区文家街道,是学院核心教学区域之一。该校区依托青羊区深厚的商贸产业基础与文化资源,构建了以现代商务、数字经济、文旅管理为特色的专业集群。校区占地约300亩,拥有智能化教学楼、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及省级创新创业中心,形成“教学-实践-孵化”一体化培养体系。其地理位置紧邻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与京东西南基地、万达商圈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实现人才输送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近年来,校区通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1+X证书试点改革,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达85%以上,成为区域商贸人才培养的重要枢纽。

四	川商务职业学院青羊区

一、地理区位与交通优势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青羊区地处成都西三环外,毗邻成飞大道与绕城高速交汇处,距地铁4号线文家站仅1.5公里。校区周边覆盖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蛟龙工业港等产业聚集区,半径5公里内集聚京东亚洲一号成都物流园、宜家家居、鹏瑞利医疗健康中心等龙头企业。

交通方式距离/耗时接驳线路
地铁4号线15分钟至市中心直达宽窄巷子、春熙路
快速公交K1线40分钟至天府机场衔接双流/天府两大机场
校区班车覆盖主城区6条线路与企业通勤班车共享站点

该区位优势使校企合作形成“半小时实践圈”,学生可当日往返京东物流、蓝光集团等实习基地,有效降低企业接收实习生的时间成本。

二、专业布局与产业匹配度

校区重点建设电子商务、移动商务、商务数据分析等数字经济专业群,与青羊区“智慧商贸示范区”定位高度契合。通过动态专业调整机制,近三年新增直播电商服务、跨境电商运营等6个新兴专业方向。

专业类别核心专业合作企业
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省级重点)京东、抖音电商
现代商务连锁经营管理红旗连锁、伊藤洋华堂
文旅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西博城、世纪城会展中心

通过“专业+产业”双链对接,校区与青羊区商务局共建“西部电商人才培训基地”,年均开展企业定制培训超2000人次。

三、产教融合实践平台

校区建有总面积1.2万㎡的产教融合实训大楼,包含直播电商实战中心、智慧物流仿真实验室等8大实训模块。其中,与京东合作的“智能仓储实训室”配备AGV机器人、WMS系统等先进设备。

实训平台设备价值年服务量
直播电商中心800万元15000人次/年
智慧商超实训室320万元8000人次/年
跨境贸易模拟舱260万元3000人次/年

创新推行“学期分段式实训”,如2023级电子商务专业实行“2个月校内实训+1个月企业顶岗”交替模式,学生实操能力提升显著,1+X证书通过率达92%。

四、师资队伍结构优化

校区实施“双百工程”引企计划,从合作企业柔性引进高管56人担任产业教授。现有专任教师中,具有企业实践经历的“双师型”教师占比达78%,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65%。

师资类型人数企业经历年限
正高级职称28人平均12年
双师型教师112人平均8年
企业兼职导师43人平均15年

建立“校企双导师制”,如京东物流总监与校内教师联合指导《供应链管理》课程,将真实业务案例转化为教学项目,学生方案采纳率达37%。

五、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校区打造“创客空间-孵化基地-产业园”三级创业生态,其中省级众创空间面积达3600㎡,入驻项目年均孵化成功率26%。2023年学生获省级以上双创赛事奖项27项。

创业支持资金规模典型案例
创业基金300万元/年“农创优品”助农项目
税收减免前两年全免跨境电商工作室
导师库86位投资人直播电商MCN机构

通过“专业+创业”融合,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网店运营实战》必修课,学生团队运营店铺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反哺教学案例库建设。

六、智慧校园建设成效

校区投入1800万元建成“数字基座”,实现5G网络全覆盖,部署物联网设备3200余个。开发“商院e站”APP集成教学、生活、就业等12类服务场景。

智慧系统覆盖率应用场景
AI课堂行为分析85%教室学习状态监测
人脸识别考勤100%实训场所实习安全管控
虚拟仿真资源库2.1TB容量跨境电商模拟

建设“数字孪生校园”,通过三维建模技术还原实训场景,支持远程设备操作训练,疫情期间保障3000余人次完成实训任务。

七、社会服务能力拓展

校区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2万人次,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23项。与青羊区总工会共建“职工技能提升中心”,开发茶艺师、电商客服等认证课程。

服务项目受益群体社会效益
社区电商培训转岗人员4300人带动创业率18%
乡村振兴特训村干部280人孵化合作社17个
跨境贸易研修中小企业主120人新增出口额3.2亿

联合四川省商务厅开展“川货出川”专项培训,组织学生参与市州农产品直播带货,累计实现销售额2400万元,获评“四川省电商扶贫先进集体”。

八、可持续发展挑战与对策

面对产业升级加速和技术迭代压力,校区需突破三大瓶颈:一是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人工智能应用需求存在时间差;二是实训设备更新周期与企业技术更迭速度不匹配;三是国际化师资引进受地域限制。对此,提出以下策略:

  • 建立“技术预见”机制,联合华为、腾讯等组建人工智能商学院
  • 推行设备租赁共享模式,与京东科技共建智能仓储设备池
  • 实施“海外名师工作坊”,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引进国际职教资源

通过上述举措,力争到2025年将校区打造成“西部现代服务业人才供给第一高地”,为青羊区建设“千亿级商贸集聚区”提供核心支撑。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