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三河职业技术学院成都校区(三河职院成都)

三河职业技术学院成都校区(三河职院成都)

三河职业技术学院成都校区作为该学院在西南地区的重要教学基地,自2018年正式运营以来,始终以“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经济”为核心定位。校区位于成都市郫都区团结镇学院街789号,占地面积32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规模约6500人。依托三河职院本部的办学经验,成都校区重点布局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等专业群,与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形成紧密联动。校区内建有省级实训基地2个、校企合作研发中心3个,配备工业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等先进教学设备,形成“教学-实训-认证”一体化培养体系。近年来,毕业生留川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2%以上,其中70%进入成都本地企业,彰显出较强的区域服务能力。

三	河职业技术学院成都校区

一、地理区位与交通条件

成都校区地处郫都区高等教育集聚区核心地带,周边3公里范围内分布西华大学、电子科大清水河校区等6所高校,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校区距离地铁6号线犀浦站仅1.2公里,通过蓉北快速路可30分钟直达成都市中心,1小时覆盖双流国际机场与天府国际机场。属地政府配套建设人才公寓、商业综合体及医疗站点,为师生提供便利生活圈。

区位指标成都校区广汉本部四川城市职院
占地面积(亩)320850450
地铁直达时间(分钟)1540
合作产业园区距离(公里)8(菁蓉镇)35(德阳经开区)12(龙泉驿)

二、专业设置与产业匹配度

校区现开设28个专科专业,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4个。重点建设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数字经济三大专业集群,与成都“5+5+1”现代产业体系高度契合。2023年新增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等5个新兴专业,淘汰会计电算化等3个传统专业。

专业类别成都校区广汉本部行业需求缺口(%)
装备制造10个专业8个专业28%
信息技术8个专业5个专业35%
现代服务6个专业9个专业22%

三、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校区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通过企业挂职、技能认证等方式提升实践能力。现有专任教师342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8%,硕士以上学历占比67%,拥有行业资格证书教师达214人。引入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形成“固定岗+弹性岗”的师资配置模式。

师资结构成都校区行业平均水平
高级职称占比38%32%
双师型教师占比72%58%
企业兼职教师比例1:1.21:0.8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校区累计投入2.3亿元建设教学设施,建成智能制造实训中心、云计算数据中心等8大实训平台。与华为共建ICT学院,配备价值800万元的5G基站实训系统;与京东合作建设智慧物流实训仓,日均处理能力达5000单。校内实训室利用率达92%,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

五、产教融合实施路径

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与32家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推行“订单班+学徒制”培养,年均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培训1200人次。联合西门子建设数字化工厂实训基地,开发X证书课程14门。近三年产生技术成果转化8项,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超千万元。

六、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202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4.7%,专业对口率81%。就业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35%)、信息技术(28%)、现代服务(22%)领域。与京东方、TCL等企业建立稳定用人关系,订单班学生起薪较普通班高18%。专升本录取率连续三年保持在25%以上。

七、校园文化建设特色

打造“工匠文化+蜀地人文”融合的校园文化体系。每年举办“技能文化节”“非遗进校园”等活动,建设川菜工艺、蜀绣技艺等传统文化工作室。组建“天府工匠”学生社团联盟,开展技术比武、创新创业大赛等品牌活动,形成“德技并修”的育人生态。

八、发展挑战与优化方向

当前面临高端人才引进难、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待提升等问题。需加强与成都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扩大国际交流项目规模。建议加大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专业布局,建设跨企业联合体实训中心,深化“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改革。

通过多维度的分析可见,三河职业技术学院成都校区已形成鲜明的产教融合特色,但在师资结构优化、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仍需持续发力。未来应紧扣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强化数字技术赋能,提升服务区域产业升级的支撑能力。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