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阳城市轨道交通职业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由国有资本投资建设,立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聚焦轨道交通领域人才培养。学院以“服务轨道交通产业,培育技术技能人才”为使命,构建了覆盖轨道车辆、机电技术、信号控制、运输管理等核心专业的教学体系,形成“校企协同育人”的鲜明特色。依托德阳作为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区位优势,学院深度对接中国中车、成都地铁等龙头企业,通过订单班、产业学院等模式实现产教融合,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5%以上,成为西南地区轨道交通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输出基地。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院成立于2018年,是四川省首批以“城市轨道交通”命名的高职院校,填补了西南地区轨道交通专业群建设的空白。办学定位明确为“服务国家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点面向地铁、高铁、有轨电车等领域输送专业人才。
时间节点 | 重大事件 |
---|---|
2018年 | 获批成立,首批开设3个轨道交通相关专业 |
2020年 | 建成省级轨道交通实训基地,与成都地铁签订订单培养协议 |
2023年 | 申报“智慧轨道交通技术”省级重点专业群,校企合作企业增至42家 |
二、地理区位与基础设施
学院位于德阳市旌阳区,紧邻德阳高新区和中欧班列德阳货运站,周边聚集了中国二重、东方电机等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校园占地500亩,建有轨道交通综合实训中心、智能控制实训馆等12类实训场所,配备CRH6A型城轨车辆模拟驾驶系统、信号联锁实训平台等先进设备。
类别 | 面积/数量 | 主要功能 |
---|---|---|
实训中心 | 8000㎡ | 覆盖车辆检修、信号调试、供电维护全流程 |
图书资源 | 纸质图书35万册+电子资源20TB | 轨道交通专业文献占比超60% |
校企合作基地 | 6个联合实验室 | 与中车资阳机车、新筑股份共建研发平台 |
三、专业体系与课程建设
学院构建了“轨道+智能”专业集群,形成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铁道信号自动控制、轨道交通供电技术等7个核心专业,其中3个专业入选“1+X”证书试点。课程体系采用“岗位能力递进”模式,开发《城轨电动列车驾驶》《智能运维技术》等特色课程。
专业名称 | 核心课程 | 职业证书 |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 | 车辆构造与检修、牵引系统调试 | 轨道交通电气设备维护(中级) |
铁道信号自动控制 | 信号基础设备维护、联锁系统调试 | 信号工(高级) |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 行车组织、客运服务英语 | 车站值班员(中级) |
四、师资队伍与教研实力
现有教职工280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5%,“双师型”教师达78%。聘请来自成都铁路局、中车集团的26名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授。近五年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开发《城轨云管家系统应用》等新型教材12部。
指标 | 数值 | 对比全省高职均值 |
---|---|---|
师生比 | 1:16 | 优于1:18 |
硕士以上教师占比 | 68% | 持平65% |
横向课题经费 | 年均380万元 | 高于260万元 |
五、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创新“双主体”育人模式,与成都地铁、中铁电气化局等企业共建“订单班”“冠名班”。2023年数据显示,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占比达45%,接受企业捐赠设备价值超2000万元。
合作形式 | 企业数量 | 覆盖专业 |
---|---|---|
订单培养 | 14家 | 车辆、信号、供电专业 |
实训基地共建 | 9家 | 智能运维、票务管理方向 |
技术研发 | 7家 | 智慧安检、节能制动等项目 |
六、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学院实施“技能证书+职业素养”双提升计划,近三年毕业生获取高级工证书比例达89%。就业主要面向轨道交通运营企业,部分进入中车集团、中国通号等产业链核心企业。
年份 | 就业率 | 对口率 | 起薪水平 |
---|---|---|---|
2021 | 95.2% | 81% | 4800元/月 |
2022 | 96.5% | 83% | 5100元/月 |
2023 | 97.1% | 85% | 5300元/月 |
七、社会服务与国际交流
学院年均开展轨道交通行业培训超5000人次,为老挝、泰国等国家培养留学生86人。与俄罗斯叶卡捷琳堡铁道大学建立学术交流机制,联合开发《跨国铁路运维标准》课程资源包。
八、校园文化与品牌特色
秉承“铁肩担道义,匠心铸轨魂”的校训,打造“轨道工匠文化节”“高铁创客大赛”等品牌活动。2023年获评“四川省职业院校文化传承创新案例”,形成“技能立身、产教共荣”的独特办学生态。
德阳城市轨道交通职业学院通过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构建了特色鲜明的轨道交通人才培养体系。其“双师双能”师资建设、“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模式,以及紧密型校企合作机制,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随着成渝中线高铁等重大项目推进,学院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有望成为西部轨道交通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和技术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