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市石化工业职业学校是一所以石化工业为特色、多专业协调发展的全日制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学校扎根成都,依托四川石化产业优势,构建了“化工+智能制造+信息技术”三位一体的专业体系,形成鲜明的产教融合特色。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该校拥有省级实训基地3个、市级大师工作室2个,与中石油、中石化等央企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近三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
学校创新实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中厂”“厂中校”实现教学场景与生产环境无缝衔接。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78%,其中不乏全国技术能手和省级技能大师。在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校代表队斩获化工生产技术赛项一等奖,彰显办学实力。硬件设施方面,建有智能化工实训中心、虚拟仿真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场所,设备总值超1.2亿元。
经过六十年发展,学校已形成“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办学格局,累计为石化行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2万余名,被业界誉为“西南石化高技能人才摇篮”。在职业教育类型化改革背景下,学校正朝着建设国内一流石化类职业学校的目标稳步迈进。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四川石油技工学校,2006年更名为现名并升格为职业中学。作为中国石化行业职业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学校始终以服务国家能源战略为导向,确立“精化融通·匠心筑梦”的校训精神。
发展阶段 | 关键事件 | 办学成果 |
---|---|---|
1958-1998 | 石油技工学校时期 | 培养石油勘探一线技术工人超5000人 |
1999-2005 | 转型探索期 | 新增化工机械、工业分析等6个专业 |
2006至今 | 特色发展期 | 获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 |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基础平台+专业集群”的课程架构,形成以化工工艺为核心的专业群。重点建设石油化工技术、化工机械维修、工业自动化仪表等特色专业,其中石油化工技术专业被列为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
专业名称 | 核心课程 | 职业资格证书 |
---|---|---|
石油化工技术 | 石油炼制、化工单元操作、DCS控制系统 | 化工总控工(中级) |
化工机械维修 | 压力容器检修、钳工工艺、焊接技术 |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
工业自动化仪表 | 仪表维护、PLC编程、过程检测技术 | 仪器仪表装调工 |
三、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学校实施“双师双能”提升计划,通过企业实践、国内外培训等方式优化师资结构。现有专任教师186人,其中具有企业实践经历的“双师型”教师占比78.5%,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占36.7%。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
正高级职称 | 24 | 13.0% |
副高级职称 | 58 | 31.2% |
硕士以上学历 | 42 | 22.6% |
企业兼职教师 | 65 | 35.0% |
四、实训基地建设对比
学校建有总面积达1.8万平方米的实训中心,配备与真实工厂同步更新的生产设备。通过对比区域同类院校,其实训条件处于领先地位。
项目 | 成都市石化工业职校 | A市化工职校 | B省石化技校 |
---|---|---|---|
实训工位 | 1200个 | 850个 | 600个 |
设备总值(万元) | 8600 | 5200 | 3800 |
企业共建基地数 | 9个 | 4个 | 2个 |
五、产教融合实施路径
学校构建“四阶递进”产教融合模式:认知实习→跟岗实训→轮岗实操→顶岗就业。与中石油四川分公司共建“订单班”,实行“1.5+1.5”学制,企业参与课程开发和考核评价。
- 共建产业学院:与四川石化公司联合成立“绿色化工产业学院”
- 技术研发合作:近三年完成企业技改项目23项
- 师资互派机制:每年选派30名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
- 教材联合开发:出版《石油化工实务》等5本活页式教材
六、学生发展质量追踪
通过跟踪近五年毕业生发展轨迹,发现学生职业发展呈现“两高三快”特征:对口率高、晋升速度快、创业成功率高。2022届毕业生初次就业平均月薪达4870元。
指标 | 2018届 | 2020届 | 2022届 |
---|---|---|---|
对口就业率 | 89.6% | 91.3% | 92.7% |
专升本比例 | 12.4% | 15.8% | 18.2% |
创业率 | 3.2% | 4.1% | 5.6% |
七、国际化办学探索
学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与德国埃尔福特应用技术大学开展化工专业“2+3”升学项目,引进HSE管理体系课程。2023年成为中德(四川)职业技能合作基地成员。
- 国际认证:获得英国City&Guilds化工工艺国际证书认证资格
- 师资培训:每年选派骨干教师参加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研修项目
- 留学生教育: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32人
- 标准输出:参与制定老挝化工类职业标准2项
八、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学校发挥专业优势,构建“四位一体”社会服务体系。近三年开展化工安全、特种作业等培训1.2万人次,完成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832人。
服务项目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
技能鉴定人次 | 2450 | 3180 | 3560 |
企业定制培训 | 18项 | 24项 | 29项 |
技术攻关项目 | 6项 | 9项 | 12项 |
经过系统化建设,成都市石化工业职业学校已形成特色鲜明的办学模式。其成功经验在于精准对接产业链需求,构建“教育-实训-就业-提升”的闭环生态。未来需在数字化转型、国际化标准对接等方面持续突破,为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