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汉源职业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汉源职高”)作为雅安市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培养技术人才”为办学宗旨。学校依托汉源县农业大县和旅游资源丰富的区域优势,构建了以现代农业、旅游服务、机械加工为主的专业体系,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办学特色。近年来,通过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学校在升学率、技能竞赛、就业质量等核心指标上取得显著突破,成为川西地区职业教育的标杆院校。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汉源职高前身为1987年创建的汉源县职业中学,2005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省级重点职业中学,2018年被纳入四川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学校定位为“立足汉源、辐射雅安、服务成渝”,重点培养适应乡村振兴、工业转型和文旅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
年份 | 重大事件 | 办学成果 |
---|---|---|
2005 | 获批省级重点职中 | 开设农业技术、旅游服务等6个专业 |
2015 | 启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计划” | 藏族、彝族学生占比提升至35% |
2020 | 建成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 | 机械加工专业设备价值超2000万元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有现代农业技术、旅游服务与管理、机械加工技术、电子电器应用4大骨干专业,其中现代农业技术为省级重点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基础+模块+实训”模式,实践课程占比达60%。
专业类别 | 核心课程 | 合作企业 | 技能证书 |
---|---|---|---|
现代农业技术 | 作物栽培、农业物联网、农产品营销 | 汉源农投、蜀丰农业 | 农艺工(中级) |
旅游服务与管理 | 导游实务、酒店管理、民宿运营 | 贡嘎山景区、花海景区 | 导游资格证 |
机械加工技术 | 数控编程、模具设计、3D打印 | 雅化集团、川西机械 | 数控车工(高级) |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改革
截至2023年,学校拥有专任教师128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65%,高级职称教师22人。近三年实施“青蓝工程”培养计划,累计选派45名教师赴德国、新加坡参加职业教育培训。
年份 | 双师型教师比例 | 硕士学历教师 | 企业兼职教师 |
---|---|---|---|
2020 | 52% | 8人 | 12人 |
2022 | 65% | 15人 | 25人 |
2023 | 68% | 22人 | 30人 |
四、升学与就业质量
学校坚持“升学有径、就业有位”的培养目标,近五年平均升学率保持在78%以上,对口就业率稳定在92%。2023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达127人,创历史新高。
指标 | 2021 | 2022 | 2023 |
---|---|---|---|
高考本科上线人数 | 98人 | 112人 | 127人 |
对口就业率 | 91% | 93% | 92% |
本地就业占比 | 65% | 71% | 68% |
五、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学校与雅化集团、京东物流等企业共建“厂中校”“校中厂”实训基地12个,开发《工业机器人操作》《电商直播实务》等定制化课程。2023年订单班培养学生占比达38%。
六、社会服务与扶贫成效
作为省级脱贫攻坚示范基地,学校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2万人次,帮助3000余名贫困家庭学生实现就业。2022年获评“全国乡村振兴突出贡献单位”。
七、基础设施与信息化建设
校园占地180亩,建有现代农业实训中心、智能制造实训楼等设施,配备价值5000万元的教学设备。2023年完成“智慧校园”二期工程,实现5G网络全覆盖。
八、发展挑战与未来规划
当前面临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匹配度待提升、高端技能人才引进困难等问题。未来计划重点建设新能源汽修、康养护理等新兴专业,力争2025年创建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
四川汉源职业高级中学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技能培养,已形成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品牌。其“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训基地运营模式及脱贫攻坚贡献,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随着新专业布局和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学校有望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