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市现代职业学校是四川省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标杆,其发展历程与办学特色体现了区域经济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实践成果。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该校以“产教融合、多元发展”为核心理念,构建了覆盖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现代服务等领域的专业化教学体系。学校现有在校生规模超5000人,开设18个紧贴产业需求的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占比达40%。通过“校中厂、厂中校”模式,与京东方、一汽丰田等龙头企业共建实训基地,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对口升学率突破65%,形成“就业有优势、升学有通道”的双向发展路径。师资队伍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5%,“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0%,彰显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实力。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68年创建的成都机械制造学校,2012年经教育资源整合后更名为现名,2018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办学定位聚焦“三个对接”:专业设置对接成都“5+5+1”现代产业体系,人才培养对接“技能天府”建设需求,服务面向对接“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
发展阶段 | 关键事件 | 标志性成果 |
---|---|---|
基础建设期(1968-2000) | 机械加工专业群建立 | 获评省部级重点职校 |
内涵提升期(2001-2015) | 引入德国双元制课程 | 建成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 |
特色发展期(2016-至今) | 开设“天府工匠班” | 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 |
二、专业结构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金字塔型”专业布局,形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三大专业集群。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模块”模式,基础课程占比40%,专业核心课程占比35%,拓展课程占比25%。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核心课程 | 就业方向 |
---|---|---|---|
信息技术类 | 大数据技术应用 | Python编程、数据挖掘 | 互联网企业数据处理岗 |
智能制造类 | 工业机器人应用 | PLC控制、机械装配 | 智能工厂运维工程师 |
现代服务类 | 航空服务 | 客舱服务、地面保障 | 机场地勤管理岗位 |
三、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双百工程”师资培养计划,通过企业实践、国际研修、教学比武三维提升机制,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现有全国模范教师2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15人。
教师类型 | 人数 | 占比 | 专项能力 |
---|---|---|---|
专任教师 | 285 | 80% | 高级职称占比35% |
企业兼职教师 | 70 | 20% | 行业技师占比65% |
国际认证教师 | 45 | 12% | 持有AHK证书 |
四、教学设施配置
学校建有“四中心一基地”实训体系,设备总值达1.2亿元,其中智能制造实训中心获评省级公共实训基地。实训工位与学生比达到1:3,关键专业设备更新周期缩短至3年。
实训类别 | 场地面积 | 设备价值 | 合作企业 |
---|---|---|---|
智能制造中心 | 8000㎡ | 3500万元 | 西门子、海尔 |
信息技术中心 | 5000㎡ | 2800万元 | 华为、腾讯 |
现代服务业基地 | 4500㎡ | 1800万元 | 携程、洲际酒店 |
五、校企合作模式
创新“四共八通”产教融合机制,与126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形成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师傅带徒等多元化合作形态。近五年累计输送实习生3200人次,联合开发课程45门。
合作类型 | 企业数量 | 覆盖专业 | 年度收益 |
---|---|---|---|
订单培养班 | 38家 | 汽车制造等6个专业 | 800万元/年 |
实训基地共建 | 25家 | 电子信息等4个专业 | 设备赞助1200万 |
技术研发合作 | 12家 | 智能制造等3个专业 | 专利转化9项 |
六、升学就业质量
构建“中职-高职-本科”贯通式培养体系,与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共建“3+2”分段培养项目。近三年升学率提升22个百分点,优质就业单位覆盖率提高15%。
年份 | 升学率 | 本科录取率 | 国企就业率 |
---|---|---|---|
2021 | 63% | 12% | 38% |
2022 | 68% | 15% | 42% |
2023 | 72% | 18% | 45% |
七、国际交流合作
依托“一带一路”区位优势,与德国BBW教育集团、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建立战略合作,开发IHK国际认证课程12门,年均接待海外研修团组8批次。
合作国家 | 项目类型 | 交流频次 | 成果输出 |
---|---|---|---|
德国 | 双元制标准引进 | 年度师生互访 | AHK证书互认 |
新加坡 | 现代学徒制试点 | 季度线上教研 | 教学资源库共享 |
泰国 | 中文+职业技能 | 学期制境外授课 | 输出标准5项 |
八、社会服务贡献
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万人次,为贫困地区输送技术骨干300余人。牵头组建成都电子信息职教集团,辐射带动市内16所中职学校协同发展。
服务项目 | 年度规模 | 受益群体 | 经济效益 |
---|---|---|---|
企业新型学徒制 | 2000人 | 产业工人 | 培训收入500万 |
扶贫技能培训 | 800人 | 农村转移劳动力 | 就业增收3000万 |
社区教育服务 | 50场次 | 城乡居民 | 覆盖3万人次 |
成都市现代职业学校通过系统化改革实践,形成了“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职业教育生态系统。其“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精准定位、“双师双能”的师资培育模式、“虚实结合”的实训体系建设,为西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样本。随着数字技术赋能教育教学的深化,学校正加速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与国际化标准导入,持续巩固其在区域技能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