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巴中职业学院和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川东北职院)

巴中职业学院和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川东北职院)

巴中职业学院与达州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川东北地区两所重要职业院校,在区域职业教育体系中各具特色。巴中职业学院成立于2019年,是经四川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民办高职院校,依托巴中市“秦巴山区康养高地”区位优势,重点打造康养护理、旅游管理等特色专业群。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则创建于2004年,作为公办综合性高职院校,依托达州市“川渝陕结合部中心城市”定位,形成以医疗卫生、现代农业、智能制造为主的专业布局。两校均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但办学体制、专业侧重及资源配置存在显著差异。

巴	中职业学院和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地理位置与区域资源

两校均位于川东北经济区,但地理区位与辐射范围差异明显。

对比维度 巴中职业学院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所在地 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
校区面积 650亩(规划总面积) 1050亩(含附属医院)
区域经济定位 秦巴山区乡村振兴示范区 川渝陕结合部交通枢纽
主要辐射产业 生态康养、红色旅游、农产品加工 能源化工、智能制造、现代物流

二、办学性质与管理体制

办学主体差异直接影响资金来源与政策支持力度。

核心指标 巴中职业学院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性质 民办高职(四川省教育厅审批) 公办高职(四川省示范性高职)
主管部门 四川省教育厅 四川省人民政府
经费来源 学费收入+社会投资 财政拨款+专项经费
政策支持 需自主争取项目资金 享受省级示范校专项扶持

三、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专业布局体现地方产业需求与学校发展定位的差异。

专业类别 巴中职业学院重点专业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优势专业
医药卫生类 护理、康复治疗技术 临床医学、中药学
现代服务类 旅游管理、老年保健与管理 物流管理、电子商务
信息技术类 大数据与会计、计算机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工程
特色专业占比 60%对接康养产业 70%服务先进制造业

四、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教师结构与教学投入反映办学基础能力。

指标项 巴中职业学院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教职工总数 320人(专任教师245人) 680人(正高职称45人)
双师型教师比例 68% 82%
实训基地数量 26个(含康养实训中心) 43个(含省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生均教学设备值 8500元 1.2万元

五、学生规模与就业质量

招生情况与就业数据体现社会认可度。

统计项目 巴中职业学院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全日制在校生 5800人(2023年数据) 9200人(含扩招班)
年度毕业生人数 1600人 2800人
初次就业率 92.3% 95.6%
本地就业占比 78%(巴中及周边) 65%(达州及成渝地区)

六、学费标准与奖助体系

民办与公办院校的收费机制存在本质差异。

费用类型 巴中职业学院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学费(元/年) 8000-12000(普通专业) 4500-6000(艺术类除外)
住宿费(元/年) 1200-1800

七、科研与社会服务

服务地方能力凸显公办与民办院校的功能差异。

八、发展瓶颈与未来规划

两校在提升路径上面临不同挑战。巴中职业学院需突破民办院校融资瓶颈,计划通过产教融合园区建设增强康养专业集群竞争力;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则着力破解区域经济转型压力,重点布局智能装备、新能源等新兴专业。两者均将“申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纳入十四五规划,但公办院校在政策倾斜方面更具优势。

通过多维度对比可见,巴中职业学院凭借灵活机制快速形成康养教育特色,但在资源积累、政策支持方面与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存在差距。达州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公办背景构建起完整的产教融合生态,但其专业结构调整需适应产业升级加速的需求。两校作为川东北职业教育的重要支点,均需在差异化发展中强化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为秦巴山区乡村振兴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