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成都龙泉汽车职业学院中专部是西南地区汽车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办学实体,依托龙泉驿区"汽车城"产业优势,构建了以汽车制造与检测、新能源汽车技术为核心的特色专业体系。学校采用"校企双元育人"模式,与一汽丰田、沃尔沃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形成"理论-实践-认证"一体化培养链条。近年来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双证获取率达100%,在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中位居前列。作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其"产教融合"办学模式已被纳入《四川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典型案例,为区域汽车产业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人才。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2006年创建的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技术学校,2014年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019年正式更名为现名。作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定位聚焦"汽车+智能"产业需求,形成"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三位一体架构。
时间节点 | 发展里程碑 | 重要成果 |
---|---|---|
2006-2014年 | 基础能力建设期 | 获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
2015-2019年 | 专业集群打造期 | 建成国家级汽车实训中心 |
2020年至今 | 数字化转型期 | 开发虚拟仿真实训系统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现开设汽车运用与维修、新能源汽车装调、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8个核心专业,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其中,新能源汽车专业群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
专业类别 | 核心课程 | 职业资格证书 |
---|---|---|
传统燃油车方向 | 发动机构造、底盘维修、汽车电工 | 汽车维修工(高级) |
新能源方向 | 电池技术、电机驱动、充电桩安装 | 新能源汽车维修师 |
智能网联方向 | 车载网络、ADAS系统、智能座舱开发 | 智能网联汽车检测员 |
三、师资队伍建设
现有专任教师127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82%,企业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总量的35%。实施"名师工作室"制度,培育省级教学名师3人。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
正高级职称 | 15 | 11.8% |
副高级职称 | 38 | 29.9% |
硕士以上学历 | 42 | 33.1% |
企业技术骨干 | 45 | 35.4% |
四、教学设施配置
建有总面积2.3万平方米的实训中心,包含12个专业化实训区。设备总值达8600万元,其中智能网联汽车实训平台为西部职业院校首创。
- 整车检测实训区:配备特斯拉Model 3、比亚迪汉等教学用车
- 新能源技术中心:设有电池拆解实验室、电机测试台架
- 智能制造车间:引进工业机器人焊接工作站、AGV物流系统
- 虚拟仿真中心:部署VR车辆拆装系统、自动驾驶模拟平台
五、人才培养模式
推行"1+X"证书制度,构建"三阶段递进式"培养体系。与吉利集团共建"成蝶计划"订单班,实现招生即招工的培养闭环。
培养阶段 | 教学形式 | 考核标准 |
---|---|---|
基础能力阶段 | 校内理论+基础实训 | 文化课合格+技能初级认证 |
专项技能阶段 | 企业轮岗+项目实训 | 岗位技能考核+职业素养评估 |
综合提升阶段 |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 | 企业评价+行业技能竞赛 |
六、产教融合实践
与42家汽车产业链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共建"厂中校"实践基地。近五年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1200余人,企业满意度达94.6%。
- 与一汽丰田共建T-TEP学校,引入丰田TEAM21课程体系
- 联合宁德时代设立电池技术研修中心,开展新型学徒培训
- 承接沃尔沃售后服务培训项目,年培训量超800人次
- 为蜀都客车定制开发新能源车辆维护标准课程包
七、学生发展路径
构建"升学有径、就业有位、创业有伴"的多元发展通道。近三年专升本录取率平均达67%,优质就业单位覆盖汽车全产业链。
发展类型 | 合作院校 | 典型就业单位 |
---|---|---|
学历提升 |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一汽大众成都基地 |
海外就业 | 德国埃尔福特应用技术大学 | 博世(苏州)研发中心 |
自主创业 | 创业孵化中心 | 途虎养车连锁门店 |
八、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三维四阶"质量监控机制,通过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确保培养质量。近两年毕业生雇主满意度稳定在91%以上。
- 教学督导:实行校院两级听课制度,年均听课量超600节次
- 质量年报:发布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披露核心指标数据
- 第三方评估:委托麦可思公司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
- 专业诊改:引入ISO21001教育组织管理体系认证
经过十八年发展,四川成都龙泉汽车职业学院中专部已形成鲜明的"汽车产业教育生态圈"特征。其"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精准定位、"校企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路径、"技术技能积累创新"的培养机制,为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面向智能汽车产业升级趋势,学校正加速推进专业数字化改造和跨学科专业群建设,持续巩固西南地区汽车职教领军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