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南江县小河职高学校(南江小河职高)

南江县小河职高学校(南江小河职高)

南江县小河职业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小河职高”)是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唯一一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承担着县域职业教育与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学校始建于1984年,历经多次改制与扩建,现已形成以中职教育为主体,涵盖技能培训、高考升学和就业服务的多层次办学格局。校园占地120亩,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开设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等12个专业,在校学生规模达3200人。作为秦巴山区职业教育的重要节点,小河职高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为当地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人才,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成为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标杆。

南	江县小河职高学校

一、办学定位与区域服务能力

小河职高立足南江县“生态立县、产业强县”发展战略,聚焦县域经济需求,重点服务于现代农业、智能制造和文旅产业。学校与南江黄羊养殖基地、光雾山旅游开发区等32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形成“订单培养+定向输送”机制。

核心指标数据表现
年均本地就业占比78%
企业合作覆盖率县域重点产业100%覆盖
技术培训年人次4500+(含农民工与社会人员)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基础平台+专业集群+岗位模块”三级课程体系,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市级特色专业5个。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与长虹集团共建实训课程,引入企业真实生产项目;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开发“季节分段式”教学模式,对接黄羊养殖周期。

专业类别重点专业数量实训室配置率双师型教师占比
信息技术类2100%65%
装备制造类390%70%
现代服务类485%60%

三、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现有教职工182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8%,硕士以上学历教师12人。通过“校企双聘”引进企业技术骨干26人,组建“专业教师+产业导师”教学团队。实施教师轮岗企业实践制度,每年选派40%专业课教师赴合作企业研修。

教师类型人数占比企业实践时长
在编专任教师13574%年均45天
企业兼职教师4726%
双师型教师9854%

四、学生发展路径分析

学校构建“技能高考、直接就业、创新创业”三元培养体系。2023年毕业生中,32%通过单招考试升入高职院校,48%进入合作企业就业,15%选择自主创业或新型职业形态。建立校友跟踪服务平台,近五年毕业生平均薪资增长12%。

发展渠道2023届占比典型合作院校主要就业企业
高职升学32%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直接就业48%比亚迪成都基地
创业扶持15%电商孵化中心

五、产教融合实践模式

创新“引企入校+校企共建”模式,建成长虹电子实训中心、汽修工坊等6个生产性实训基地。与企业联合开发《智能设备维护》《农产品电商运营》等12门定制课程,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对接。

合作模式参与企业设备投入(万元)年产值(万元)
生产性实训基地长虹电器380260
校中厂南江黄羊合作社15085
订单班京东物流

六、基础设施与教学条件

累计投入1.2亿元完成实训楼、智慧教室等项目建设。建成虚拟仿真实训系统3套,配备工业机器人、数控加工等先进设备230台(套)。图书馆藏书量达8.6万册,数字资源覆盖率达75%。

设施类型数量总面积(㎡)设备价值(万元)
专业实训室4218,0003600
多媒体教室98
校外实训基地15

七、社会服务成效评估

近三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企业在岗员工技能提升等项目67期,覆盖1.2万人次。承接南江县“9+3”免费教育计划,累计培养藏区学生480名。开发《南江黄羊养殖技术规范》等地方标准3项。

服务项目年度人次受益群体培训合格率
职业技能培训3200农民工/企业在岗人员96%
社区教育1800城镇居民
扶贫专项920建档立卡户98%

八、发展挑战与优化策略

当前面临专业链与产业链匹配度待提升、高端实训设备更新滞后等问题。计划通过建设产业学院、引入“1+X”证书制度、深化数字化教学改革等方式突破发展瓶颈,力争2025年创建省级“双优”中职学校。

作为秦巴山区职业教育的代表性机构,南江县小河职高通过精准定位区域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强化社会服务,形成了具有山区特色的职教发展模式。其“立足产业办专业、依托行业建课程”的实践路径,为同类县域职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改革样本。未来需在数字化转型、国际化合作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