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一作为四川旅游学院的重要成员,其简历展现了多维度的专业素养与实践成果。从教育背景到职业发展路径,其经历紧密围绕旅游管理、教育创新及产学研融合展开。在教学领域,他主导多门核心课程建设,推动“理论+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科研层面,聚焦旅游产业经济、文化遗产保护等方向,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并承担省级课题;行政管理方面,曾参与学院战略规划与学科评估工作,助力学校在全国旅游院校中的影响力提升。此外,其行业资源整合能力突出,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推进多个文旅项目落地,体现产教融合的深度实践。整体来看,卢一的履历兼具学术深度与行业广度,符合应用型高校对“双师型”人才的需求,其职业发展路径也反映了四川旅游学院立足西南、服务文旅产业的战略定位。
一、教育背景与学术基础
卢一的教育经历以旅游管理为核心,构建了“本硕博”一体化的学术体系。本科阶段就读于云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2005-2009),硕士攻读成都理工大学旅游规划方向(2010-2013),博士阶段在中国旅游研究院完成旅游经济研究(2014-2017)。其学历层次覆盖旅游学科关键领域,且博士阶段师从国内知名旅游经济学专家,形成“区域旅游经济-产业政策-文旅融合”的研究主线。
教育阶段 | 时间 | 院校 | 专业方向 | 核心成果 |
---|---|---|---|---|
博士 | 2014-2017 | 中国旅游研究院 | 旅游经济与政策 | 发表CSSCI论文3篇 |
硕士 | 2010-2013 | 成都理工大学 | 旅游规划与开发 | 参与省级景区规划项目2项 |
本科 | 2005-2009 | 云南大学 | 旅游管理 | 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 |
二、职业发展路径分析
卢一的职业轨迹呈现“学术积累-教学实践-管理拓展”的递进特征。2017年博士毕业后入职四川旅游学院,历任讲师、副教授,2020年起担任旅游文化产业学院院长,同时兼任四川省旅游业专家库成员。其晋升速度较快,5年内完成从讲师到行政负责人的转变,反映教学与科研的双重能力。
阶段 | 时间 | 职位 | 关键职责 |
---|---|---|---|
教学起步 | 2017-2019 | 讲师 | 主讲《旅游经济学》《景区管理》 |
职称晋升 | 2019-2021 | 副教授 | 牵头课程体系建设 |
行政管理 | 2021-至今 | 院长 | 制定学院发展规划 |
三、教学成果与课程创新
卢一主导开发《文旅融合案例分析》《乡村旅游策划》等特色课程,采用“项目制+田野调查”教学模式。其指导学生团队获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一等奖2次(2019、2021),并牵头建设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旅游规划实务》。教学评价连续3年位列学院前5%,学生满意度达96%。
四、科研产出与学术影响
近年来主持国家旅游局重点项目《西南民族地区文旅融合路径研究》(2018)、四川省社科规划《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机制》(2020)等课题。累计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2篇,其中《旅游学刊》3篇,研究方向聚焦区域旅游经济与政策。此外,担任《中国旅游研究》期刊审稿人,学术影响力逐步提升。
年份 | 项目类型 | 课题名称 | 资助金额 |
---|---|---|---|
2018 | 国家级 | 西南民族地区文旅融合路径研究 | 8万元 |
2020 | 省部级 |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机制 | 5万元 |
2022 | 市厅级 | 成都市乡村旅游振兴策略 | 3万元 |
五、行业实践与社会服务
卢一深度参与地方文旅产业发展,2019年任“大峨眉文旅联盟”专家顾问,主导《峨眉山研学旅游方案》设计;2021年为甘孜州编制《文化扶贫与旅游开发协同规划》,推动当地民宿评级标准制定。其研究成果被《四川省“十四五”文旅融合发展规划》引用3次,实现学术价值向政策效能的转化。
六、国际交流与合作网络
2018年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参加“全球旅游教育论坛”,2020年与荷兰斯坦德应用科技大学签订合作协议,联合开发“中欧文旅管理课程”。疫情期间主导线上国际研讨会4场,邀请法国、日本等国专家进行学术交流,拓宽学院国际化视野。
七、荣誉体系与个人品牌
获评“四川省旅游业青年创新人才”(2020)、四川旅游学院“教学名师”(2021)。其提出的“旅游+非遗”活态传承模式被《中国旅游报》专题报道(2022),个人媒体曝光度与学术声誉同步提升,形成“学者型+实践派”复合形象。
八、未来发展潜力评估
基于当前成果,卢一在区域旅游经济、文旅政策研究等领域已具备较强竞争力。短期内可冲刺国家级科研项目,长期有望成为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若加强跨学科合作(如数字经济与旅游融合),可能开辟新研究增长点,但需平衡行政管理与学术研究的时间分配。
总的来说呢,卢一的简历体现了应用型高校教师的典型成长路径:以扎实学术为基础,以行业需求为导向,通过教学创新与产学研结合实现个人价值。其经历不仅反映四川旅游学院“扎根四川、服务文旅”的办学定位,更凸显新时代旅游高等教育对“理论-实践-政策”三位一体人才的需求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