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都江堰高级职业学校(都江堰职校)

都江堰高级职业学校(都江堰职校)

都江堰高级职业学校是四川省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实践基地,其发展历程与区域经济需求深度绑定。学校以“水利+文旅+智能制造”三大专业集群为核心,构建了“产教融合、校地共生”的办学模式。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该校年均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超1500人,其中85%以上实现本地就业,成为成都都市圈产业人才供给的关键节点。

都	江堰高级职业学校

学校依托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地与成都文旅产业走廊的区位优势,形成“水利工程技术”“旅游服务与管理”“数字影像技术”等特色专业,其中水利类专业实训设备价值达3000万元,建有国内首个堰塞水利模拟实训中心。通过“校中厂”模式引入12家本土企业,实现教学场景与生产场景的高度融合。

在师资建设方面,学校实施“双师素质提升工程”,聘请行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比例达40%,形成“理论教学+项目实战”的复合型培养体系。近三年学生技能竞赛获奖率保持在65%以上,毕业生平均起薪较区域平均水平高出18%,彰显技术技能培养的核心竞争力。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发展阶段关键事件办学定位演变
1983-2005创建水利技术学校,隶属水电系统区域性水利中专教育机构
2006-2015升格为职业学校,开设旅游服务专业文旅+水利双轨发展
2016-至今入选国家示范校建设单位,增设智能制造专业群服务成都西控战略的产教融合平台

二、专业结构与课程体系

专业大类核心专业实训基地合作企业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水文监测都江堰水利工程实训中心四川省川水投集团
文旅服务景区服务与管理、数字导游青城山VR导游实训室华侨城文旅集团
智能制造无人机测绘、智能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中心京东方成都基地

三、师资队伍构成分析

教师类别人数占比企业实践时长双师比例
专任教师65%年均40天78%
企业兼职教师35%全职参与教学/
省级名师8%累计200天+100%

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实施"季节对冲"教学:冬季开展水利工程实训,夏季进行景区服务实践
  • 推行"双导师制":每名学生配备校内专业导师+企业技术导师
  • 开发"项目包"课程:将都江堰岁修工程分解为12个教学项目
  • 建立学分银行:职业技能证书可兑换30%毕业学分

五、产教融合实践路径

产业学院建设

与华为共建ICT学院,设备投入超800万元,开发5G+智慧水利课程群

技术服务平台

年承接水利检测项目30+项,技术成果转化收益反哺教学达150万元/年

社区教育延伸

开展民宿经营、生态农业等培训,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超2000人次

国际化探索

与意大利水利学院建立课程对标,开发双语教学资源包23个

六、学生发展质量追踪

评价维度2020届2021届2022届
对口就业率82%85%88%
平均起薪(元)420045004800
技能证书获取率92%95%96%
升学比例35%40%42%

七、社会服务能力评估

服务类型年度数据区域排名
职业培训人次3850人成都市第3
技术攻关项目17项水利行业第1
非遗传承基地川派盆景技艺传承省级认证
应急志愿服务年均出动300人次防汛抗旱先进集体

八、发展挑战与战略应对

数字化转型压力

计划三年内投入2000万元建设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开发AR水利巡检教学系统

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建立"专业招生-就业反馈"大数据平台,每年优化5%-8%课程内容

国际化标准对接

引入德国双元制课程模块,启动"中德水利技术员"认证项目

可持续发展创新

建设光伏+储能实训电站,开发碳中和背景下的绿色水利课程体系

都江堰高级职业学校通过构建“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生态系统,已形成具有全国示范价值的职教发展模式。其“文化传承+技术创新”的双重基因,不仅为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输送技术人才,更探索出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差异化路径。随着数字技术深度融入教学过程,学校正朝着建设国际水准水利职教高地的目标稳步迈进。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