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航天科普馆(川航职院航天科普馆)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航天科普馆(川航职院航天科普馆)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航天科普馆是依托军工院校资源建设的综合性航天主题科普基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年均接待量超5万人次。作为全国首个以航天职业技能教育为特色的科普场馆,其融合了航天科技展示、互动体验、教学实训等功能,通过实物展陈、虚拟现实(VR)、模拟指控大厅等多元化形式,系统展现中国航天发展历程与核心技术。馆内设“两弹一星”功勋展区、航天智能制造体验区、空间站模拟指控舱等12个主题板块,配备航天发动机模型、卫星测控设备等珍贵展品200余件,其中30%为航天七院等单位提供的实战级装备。

四	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航天科普馆

该科普馆的独特价值在于“产教融合”属性,既承担中小学生航天启蒙教育,又为高职学生提供实训平台,同时面向公众开展航天日主题活动。其数字化展陈体系覆盖AR导览、5D动感座椅、航天器装配虚拟仿真等前沿技术,显著提升科普趣味性与知识传播效率。通过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火箭研究院等机构的深度合作,构建了“科研资源-教学转化-公众传播”的闭环生态,成为西南地区航天文化传播的重要节点。

一、历史沿革与建设定位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航天科普馆始建于2016年,依托学院隶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七研究院的背景,初期以教学实训资源为基础筹建。2018年经改造升级后正式对外开放,2020年获评“四川省科普基地”。其核心定位为“三位一体”:一是服务航天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二是承接中小学研学教育;三是面向社会公众开展航天科技普及。

时间节点建设进展功能拓展
2016-2018年完成基础展馆建设教学资源转化展品
2019年引入VR/AR技术增强互动体验
2021年增设航天智能制造展区对接产业技术发展

二、展览内容与特色板块

展馆采用“时空脉络+技术分支”布展逻辑,设置四大核心展区:

  • 航天历史长廊:以时间轴呈现“两弹一星”至北斗导航的里程碑事件,陈列东方红一号卫星模型、长征火箭发动机残骸等文物级展品。
  • 空间探索体验区:通过5D动感座椅模拟太空漫步,结合沉浸式影院播放国际空间站实拍影像。
  • 航天智造工坊:展示3D打印卫星零件、激光焊接等工艺,观众可参与简易航天器组装挑战。
  • 未来航天畅想厅:展出火星探测器概念模型、核动力航天器设计方案等前瞻性内容。
展区名称核心展品技术亮点
航天历史长廊东方红一号模型、返回式卫星舱体文物级实物+多媒体触控屏
空间探索体验区5D动感座椅、空间站VR系统惯性传感+实时渲染技术
航天智造工坊3D打印卫星支架、激光切割设备工业级制造工艺演示

三、教育功能与课程体系

科普馆开发了覆盖小学至高职的分级课程体系,形成“认知-实践-创新”三层培养架构:

  • 基础认知课程:面向小学生开展“航天百问”课堂,结合卡通动画讲解卫星原理。
  • 实践操作课程:初中生参与“月球种植实验室”,通过生物舱模拟太空育种。
  • 专业创新课程:高职生进入“航天智造工坊”,学习卫星零部件加工与测试技术。
课程类型适用对象教学内容
基础认知课小学1-3年级卡通动画+简易模型拼装
实践操作课初中生太空育种实验+测控站模拟
专业创新课高职生卫星组件加工+航天材料检测

四、技术应用与创新亮点

场馆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多维度体验场景:

  • VR指控大厅:复刻航天员协同作业场景,支持多人联机操作虚拟航天员岗位。
  • AI语音导览:基于知识图谱的智能问答系统,可解析观众提出的专业术语问题。
  • 数字孪生沙盘:动态展示西昌发射场布局,同步实时卫星轨迹数据。

五、社会影响与合作网络

自开放以来累计接待观众超28万人次,与37所中小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2022年联合长征学院发起“航天工匠进校园”计划,年开展公益讲座50余场。合作单位涵盖中航工业、中科院空天院等机构,形成“科研-教育-传播”生态链。

合作项目合作单位成果输出
航天工匠培养计划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双师型教师培训认证
卫星测控科普课程中科院成都分院中小学STEAM教材开发
航天文创IP孵化中航文化公司“航天熊猫”系列衍生品

六、运营模式与可持续发展

采用“政府补贴+学校自筹+商业合作”三线运营模式,其中门票收入占比仅15%,主要依赖校企合作研发项目与政府专项资助。近年通过开发航天主题研学营、承办行业论坛等方式拓宽资金来源,2023年非门票收入同比增长40%。

七、横向对比与竞争优势

相较于上海航天博物馆、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展馆,四川航天科普馆突出“职业教育+产业联动”特色:

  • 实操性更强:配备真实航天检测设备供学员操作
  • 产教融合深:展品70%来自企业生产线退役设备
  • 区域辐射广:重点服务西南地区航天产业链人才培育
对比维度四川航天馆上海航天博物馆西安测控展馆
年接待量5.2万人次18万人次3.8万人次
互动设备占比45%25%30%
职业教育功能深度整合实训独立参观动线专业培训为主

八、未来发展与挑战应对

规划中的二期工程将增加“商业航天”展区,引入民营火箭企业技术展示。当前面临专业人才短缺(现有讲解员中技术背景人员不足20%)、设备维护成本高(年度运维费用超300万元)等挑战。建议通过校企联合培养解说队伍、申报国家级科普基地专项经费等方式破局。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航天科普馆通过持续创新展陈形式、深化产教融合,已发展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航天科普标杆。其“教学-科研-传播”三位一体模式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经验,未来需在数字化转型与区域协同方面进一步突破,助力航天文化深度融入公众生活。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