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山西省万源市职业学校(山西万源职校)

山西省万源市职业学校(山西万源职校)

山西省万源市职业学校作为区域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在产教融合、技能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学校依托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背景,构建了以能源化工、机械制造、现代服务为主的专业体系,形成“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办学特色。现有在校生规模超5000人,开设18个中职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覆盖率达60%。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比突破45%,与本地12家大型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2%以上。然而,受限于区位经济结构和传统产业转型压力,学校在专业结构优化、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及产教融合深度方面仍面临挑战,需进一步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

山	西省万源市职业学校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山西省万源市职业学校前身为1985年创建的万源县技工学校,2012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始终秉持“技能立校、产教兴城”的办学理念,聚焦能源化工、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三大产业需求,形成“工科为主、多类专业协调发展”的布局。

年份 重大事件 办学层次
1985-2000 技工学校阶段,开设采煤、机械加工等专业 中专学历教育
2001-2012 增设计算机应用、会计电算化专业,启动校企合作 中职教育试点
2013至今 获批省级示范校,建成智能制造实训中心 中高职衔接培养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设6个专业群,覆盖第二、三产业核心领域。其中,煤矿技术、化工工艺等传统优势专业保持区域领先地位,新增新能源汽车维修、电子商务等新兴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岗位实训”三级架构,实践课程占比达65%。

专业类别 代表专业 合作企业 就业方向
能源化工类 化工设备维修、煤矿机械运维 晋能集团、阳煤化工 生产调度、设备维护
智能制造类 数控加工、工业机器人应用 大运汽车、富士康 智能产线操作、设备编程
现代服务类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京东云仓、顺丰速运 仓储管理、网店运营

三、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实施“双师双能”提升计划,通过企业挂职、技能认证、教学竞赛等途径强化教师能力。现有专任教师216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8%,“双师型”教师98人,聘请企业技术骨干46人担任兼职教师。近三年教师团队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开发校本教材12部。

指标类型 本校数据 全省中职均值 差异分析
高级职称比例 38% 28% 高10个百分点,源于企业高工引进政策
双师型教师占比 45% 35% 校企合作机制完善度领先
企业兼职教师占比 18% 12% 产教融合深度优于平均水平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基地

学校建有总面积2.3万平方米的实训中心,包含智能制造、化工仿真、电商直播等8大实训园区。设备总值8500万元,其中企业捐赠设备占比35%。与晋能集团共建的“矿山机电实训基地”被认定为省级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

  • 主校区:占地180亩,建筑面积7.6万㎡,含标准化教室、实训工厂
  • 校外基地:签约12家企业,提供顶岗实习岗位1200个/年
  • 数字资源:建有虚拟仿真实训室4间,开发在线课程84门

五、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学校构建“四阶递进”合作模式:一年级认知实习→二年级跟岗学习→三年级顶岗实训→毕业后定向就业。与大运汽车开展“订单班”培养,实现招生即招工;与京东共建产业学院,开发《智能仓储管理》等定制课程。近三年合作企业提供奖学金累计260万元,接收毕业生占比达78%。

六、学生发展与社会服务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2.5%,对口就业率81%,本地就业留存率65%。学校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000人次,为煤矿工人转型提供“安全操作+机械维修”复合培训。承接市总工会“工匠讲堂”项目,开发短视频课程覆盖1.2万名产业工人。

指标 2020 2021 2022
毕业生人数 1245 1362 1487
升学比例 12% 15% 18%
企业订单班占比 35% 42% 51%

七、数字化转型实践

学校投资580万元建设智慧校园系统,实现教学管理全流程数字化。开发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涵盖煤矿开采、化工生产等高危场景。疫情期间开展线上教学,平均课程参与率92%,建成专业教学资源库14个,累计访问量超50万次。

八、发展瓶颈与突破路径

当前制约因素包括:专业结构与新兴产业匹配度不足(如新能源专业仅占12%),县域经济下行导致企业用人需求萎缩,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参差不齐。建议拓展长三角地区就业网络,建设跨区域产业学院;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改造传统实训设备;实施“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每年淘汰3-5个滞后专业。

面向“十四五”发展,学校需深化产教融合机制创新,加强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技术研发中心,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通过建设省级高水平专业群、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推动职业教育从“技能培训”向“技术应用”转型升级,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提供人才支撑。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