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中江职业中等学校是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唯一一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创办于1984年,历经多次整合与升级,现已成为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就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职业教育机构。学校以“立足中江、服务成渝、辐射全国”为定位,开设电子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计算机应用等12个重点专业,形成“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三大专业群。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对口升学率达65%,在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硬件设施方面,学校拥有省级标准化实训基地4个,与京东方、比亚迪等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平台,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人才。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中江县农业技术中学,1995年更名为中江县职业中学,2008年迁入现址并升级为“四川中江职业中等学校”。办学定位聚焦“服务地方产业、培养实用人才”,形成“升学与就业并重”的双轨制培养体系。
发展阶段 | 关键事件 | 办学成果 |
---|---|---|
1984-2000年 | 农业技术中学阶段,开设种植、养殖类专业 | 累计培养农村技术人才3000余人 |
2001-2010年 | 转型为综合职中,增设工科专业 | 获评“四川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
2011年至今 | 建设省级示范校,深化校企合作 | 建成3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基础平台+专业方向+岗位技能”三级课程体系,重点专业实行“1+X”证书制度。例如,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引入“工业机器人操作”X证书,机械加工专业对接“数控车工”职业资格标准。
专业类别 | 核心专业 | 校企合作企业 | 技能证书覆盖率 |
---|---|---|---|
智能制造 | 机械加工、数控技术 | 比亚迪、成都航空 | 92% |
信息技术 | 计算机应用、物联网技术 | 京东方、华为成都基地 | 88% |
现代服务 | 会计事务、电子商务 | 京东西南分公司、中江电商园 | 85% |
三、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实施“双师素质提升工程”,要求专业教师每五年累计企业实践不少于6个月。现有教职工中,高级职称占比35%,“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8%。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企业实践时长(年) |
---|---|---|---|
正高级讲师 | 12 | 8.7% | 平均4.2年 |
骨干教师 | 45 | 32.1% | 平均3.8年 |
企业兼职教师 | 38 | 26.8% | - |
四、教学改革与创新
学校推行“三段式”教学模式:第1学期基础能力培养,第2-3学期专项技能训练,第4学期顶岗实习。开发《智能制造单元集成》《电商直播实务》等12门校本教材,其中3本入选四川省优质教材名录。
五、校企合作机制
与京东方共建“光电技术产业学院”,实行“1.5+1.5”学制(1.5年在校学习+1.5年企业实践)。比亚迪订单班采用“师徒制”培养,企业导师每月入校授课8课时。
六、学生发展路径
毕业生呈现“就业高质量、升学多渠道”特点。2022届毕业生中,42%进入成都富士康、京东方等企业,28%通过单招考试升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另有15%选择自主创业。
七、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建有“智能制造实训中心”“数字媒体工作室”等6大实训场所,设备总值超8000万元。其中,工业机器人实训室配备ABB、发那科等品牌设备20台,可模拟智能工厂完整生产流程。
八、社会服务成效
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5000人次,为县域内12家企业定制员工提升方案。2021年承办“四川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控加工赛项,获奖选手3人入选省级集训队。
四川中江职业中等学校通过持续优化专业布局、深化产教融合,已形成“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的良性循环。未来需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国际化合作办学等方面寻求突破,进一步提升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