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眉山丹棱职高(丹棱职业高中)

四川眉山丹棱职高(丹棱职业高中)

四川省眉山市丹棱职业高级中学(以下简称“丹棱职高”)是一所立足地方产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的中等职业学校。学校以“服务三农、对接产业”为办学宗旨,通过构建“农业+现代职业教育”特色体系,形成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技术推广于一体的办学模式。近年来,学校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现代农业技术教育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其“校地合作生态农场”模式被教育部列为典型案例。截至2023年,学校开设12个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与当地龙头企业共建实训基地8个,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成为川南地区职业教育改革的标杆院校。

四	川眉山丹棱职高

一、办学定位与核心优势

丹棱职高紧扣“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确立“农业技术人才摇篮”发展目标。通过“三对接”策略——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课程内容对接岗位标准、教学场景对接生产实际,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核心指标 2018年 2023年
涉农专业占比 65% 82%
企业参与课程开发比例 40% 75%
技术成果转化数量 9项 27项

数据表明,学校通过强化涉农专业集群建设,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实现教育资源向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的精准聚焦。

二、专业体系建设策略

学校构建“农业产业链+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专业体系,重点打造三大专业群:

  • 现代农业技术群:涵盖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等基础专业
  • 乡村振兴服务群:包括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等新兴专业
  • 支撑保障专业群:物流管理、农业信息化等配套专业
专业类别 代表专业 校企合作企业 实训基地类型
现代农业 作物生产技术 橘香庄园农业公司 千亩柑橘示范基地
电商服务 农产品营销与储运 京东云仓丹棱站 直播电商实训中心
生态旅游 休闲农业服务 幸福古村景区 民宿运营实训基地

该体系使专业与地方GDP贡献率前三位的产业(农业、旅游业、物流业)形成紧密联动,人才供给匹配度达92%。

三、师资队伍结构化特征

学校实施“双师双能”提升计划,构建“专家+技师+创客”三维师资矩阵。

教师类型 占比 代表性资质 主要职能
行业专家 18% 高级农艺师/畜牧师 课程标准制定
企业技师 35% 无人机操作/电商运营认证 实践教学指导
创业导师 22% SYB创业培训师 项目孵化指导

通过“产业教授流动站”引进企业技术骨干32人,建立“名师工作室”5个,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的黄金配比。

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学校推行“三阶递进”培养体系,实现从基础技能到创新能力的阶梯式提升。

  • 1+X证书制度:将农业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学生可获毕业证书+新型职业农民证书+专项技能认证
  • 项目贯穿教学法:以“家庭农场经营”等真实项目为载体,实施跨学期连续性实训
  • 双创孵化机制:设立500万元创业基金,年均孵化学生农业项目20余个
培养阶段 核心能力目标 考核方式
基础阶段 农业认知与基础技能 田间实操考核
提升阶段 技术应用与团队协作 项目成果展评
拓展阶段 创新研发与创业实践 商业计划竞赛

该模式使学生岗位适应期缩短至15天,创业成功率较传统模式提升40%。

五、产教融合实践路径

学校构建“四维一体”产教融合生态系统,形成校政行企协同育人格局。

融合维度 实施举措 年度成效
基地共建 与8家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 年产值超3000万元
订单培养 开设“橘香班”“京东班”等定制班级 订单学生占比65%
技术研发 组建现代农业技术攻关团队 获专利17项

通过“土地入股+技术托管”模式,学校参与经营的3000亩现代农业园区成为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

六、社会服务效能分析

学校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优势,构建“三位一体”社会服务体系。

服务类型 年度开展量 受益群体
技术培训 120场次 新型职业农民3000+人
扶贫攻坚 对口帮扶8个贫困村 建立产业项目23个
社区教育 开设老年农业科普课程 覆盖城乡居民1.2万人次

开发的“柑橘黄龙病防控技术包”推广至西南6省市,带动农户年均增收2.4万元。

七、数字化转型实践

学校投资1200万元建设智慧校园,构建“农业+AI”教学新形态。

  • 虚拟仿真系统:开发柑橘栽培VR实训模块,还原12种灾害场景处置方案
  • 物联网教学平台:接入学校农场300个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数据用于教学分析
  • 数字资源库:建成含1.2TB农业技术视频的云端资源库,年访问量突破50万次
数字化应用场景 覆盖率 教学效率提升
智能灌溉教学系统 100%涉农专业 能耗降低40%
病虫害AI识别训练 85%园艺专业课程 诊断准确率提升35%
电商直播模拟舱 全部营销类专业 实训成本下降60%

数字化转型使学校教学资源辐射周边7个县市,成为川渝地区农业职业教育数字资源中心。

八、可持续发展挑战与对策

面对产业升级加速和职业教育类型化改革要求,学校存在三方面挑战:

  1. 高端人才引进困境:县域区位劣势导致高层次人才流失率达18%
  2. 实训设备迭代压力:智能农业设备更新周期缩短至3年,资金缺口达800万元/年
  3. 跨区域协同壁垒:与本科院校学分互认比例仅45%,限制升学通道畅通性

对此,学校实施三大应对策略:

  • 柔性引才机制:设立“候鸟专家”岗位,吸引城市退休技术人员周期性服务
  • 设备共享联盟:联合3所高校建立农业装备共用平台,降低重复购置成本40%
  • 中高职衔接体系:与四川农业大学共建“3+4”贯通培养试点班,年输送优质生源80人

通过持续深化“扎根乡土、开放创新”的办学理念,丹棱职高正朝着建设“中国乡村振兴示范职校”的目标稳步迈进,其实践经验为县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改革样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