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万源市第二职业中学(万源二职中)

万源市第二职业中学(万源二职中)

万源市第二职业中学作为川东北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秉持“技能立校、产教融合”的办学理念,历经四十余年发展,逐步形成以现代农业、智能制造、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专业体系。学校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岗课融通”教学模式,构建了“基础能力+专项技能+职业素养”三级培养体系,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其中对口就业率达81%,形成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万	源市第二职业中学

一、办学历史与定位演变

学校前身为1984年创建的万源县农业技术中学,2008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现名。办学定位从单一农业技能培训转型为“升学与就业并重”的综合型职教机构,2019年被认定为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年份核心定位专业数量在校生规模
2010年基础技能培养8个1200人
2016年产教融合试点15个1850人
2023年智慧职教建设23个2480人

二、专业群建设与产业匹配度

学校构建“现代农业+先进制造+数字服务”三大专业集群,其中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对接万源富硒茶产业园,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服务达州装备制造基地。2023年新增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填补区域新能源技术人才缺口。

专业类别代表专业合作企业人才输出方向
现代农业茶叶生产与加工巴山雀舌茶业种植技术员/品控专员
智能制造数控技术应用达州重工集团机床操作师/工艺设计
数字服务电子商务京东云仓(达州)电商运营/物流管理

三、师资结构与教学创新

现有专任教师132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67%,较2018年提升21个百分点。推行“模块化教学+项目承包制”,开发《智能设备维护》《直播电商实务》等12门校本教材,2022年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指标类型2020年2023年增幅
高级职称教师28%41%+13pp
硕士学历教师12%26%+14pp
企业兼职教师35人68人+33人

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实施“1.5+1.5”分段培养:前1.5年在校完成文化课与专业基础学习,后1.5年进入企业轮岗实训。与通威太阳能(成都)共建“订单班”,实行“三阶递进”培养:第一年认知实习→第二年跟岗学习→第三年顶岗就业。

五、实训基地建设成效

累计投入3800万元建成智能制造、现代农业、信息技术三大实训中心,设备总数达1260台套。其中茶叶审评实训室配备价值200万元的智能感官分析仪,数控车间引入8台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实训课时占比达总课时58%。

六、社会服务能力提升

近三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47期,培训学员2356人次;承接达州市“雨露计划”扶贫培训项目,帮助382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掌握职业技能。2023年横向课题《秦巴山区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20万元。

七、学生发展质量分析

近五年累计向四川农业大学、成都工业学院等高校输送升学学生689人,本科上线率从2018年的8%提升至2023年的19%。技能大赛获奖实现突破,2023年获省级一等奖3项,其中物联网技术应用赛项首次入围国赛选拔。

八、发展瓶颈与突破路径

当前面临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断层(45岁以上教师占比38%)、实训设备更新滞后(关键设备平均使用年限7.2年)、校企合作深度不足(协议合作企业中实质性联合培养仅占37%)等挑战。计划通过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学分制、设立设备更新专项基金、推行“厂中校”实体化运作等方式破局。

万源市第二职业中学通过持续优化专业布局、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师资建设,已形成具有秦巴山区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未来需在数字化转型、国际化合作等方面寻求新突破,建议重点推进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探索“中文+职业技能”国际推广项目,进一步提升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能力。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