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南充电源工业职业学院(南充电源职院)

南充电源工业职业学院(南充电源职院)

南充电源工业职业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隶属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是我国西南地区唯一一所以“电源工业”为核心特色的高职院校。学校立足电力行业,围绕能源电力产业链构建专业体系,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办学模式,被誉为“电力人才摇篮”。校园占地800余亩,设有10个二级学院,开设32个专科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5个,国家电网公司紧缺专业覆盖率达80%。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6%以上,尤其在电力系统内就业占比超过70%,为全国20余个省市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超万名。

南	充电源工业职业学院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80年成立的南充水电技工学校,2015年升格为高职院校,2020年被认定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办学定位聚焦“服务能源战略、支撑电力产业”,形成“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术服务”三位一体架构。

关键指标数据
建校时间1980年(高职始于2015年)
主管部门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核心产业电力生产、输配电技术、新能源
校训明德砺技 追求卓越

二、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电力全产业链”专业群,覆盖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等环节。2023年招生专业中,特高压输配电技术、智能电网技术等专业报考热度居前。

专业类别代表专业合作企业就业方向
发电工程类水电站机电设备与自动化、热能动力工程技术国电大渡河公司、华电四川公司水电站运维、火力发电调控
输配电类特高压输配电技术、电力电缆技术国家电网、中铁电气化局特高压线路施工、变电站运维
新能源类光伏工程技术、风电系统自动化技术通威新能源、三峡新能源光伏电站设计、风力发电场管理

三、师资队伍与科研能力

学校实施“双师素质提升计划”,要求专业教师每五年累计参与企业实践不少于6个月。2023年数据显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42%,拥有注册电气工程师、一级建造师等执业资格教师96人。

指标项数值对比院校均值
双师型教师比例81%65%
纵向科研经费(万元)1260820
技术成果转化数(项)2715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体系

学校投入2.3亿元建设实训基地,包含特高压模拟变电站、智能微电网实训室等场景。与国网四川技培中心共建“电力工匠学院”,实现“实训-认证-就业”贯通培养。

  • 核心实训基地:特高压线路实训场(1:1模拟±800kV换流站)
  • 特色设备:智能配电网仿真系统、光伏逆变器测试平台
  • 认证资质: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考试点、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

五、就业质量与职业发展

学校建立“订单+定向”就业机制,2023届毕业生进入电力系统比例达73.6%,其中国家电网录取人数连续五年超300人。毕业生平均起薪较四川省高职均值高28%。

就业指标2023届数据全省高职均值
对口就业率89.2%76.5%
国企就业占比68.4%32.1%
三年晋升主管岗比例41%25%

六、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学校与国家电网、中国华能等企业共建“厂中校”12个,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2023年校企联合开发课程占比达65%,企业兼职教师授课时长达2800学时。

  • 典型合作项目:国网四川电力“特高压订单班”(年培养规模200人)
  • 技术攻关:参与锦屏-苏坝特高压输电线路运维标准制定
  • 实训设备:企业捐赠价值3200万元的智能变电站模拟系统

七、学生发展与社会服务

学校构建“学历提升+技能竞赛+创新创业”三维发展通道。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奖项247项,专升本录取率从12%提升至29%。社会培训年均服务2.4万人次。

项目2023年数据2020年数据
技能竞赛获奖国家级14项8项
专升本录取29%19%
社会培训人次24,30018,700

八、挑战与发展机遇

面对新能源转型挑战,学校正加快专业数字化改造,新增虚拟电厂运维、电力机器人应用等专业方向。与华为共建“智能电网产业学院”,探索“AI+电力”人才培养新模式。

作为行业特色院校,南充电源工业职业学院通过深度产教融合构建了差异化竞争优势。其“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精准定位,在电力行业人才供给侧改革中形成示范效应。未来需在跨学科专业群建设、国际化标准引进等方面持续突破,以应对新型电力系统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升级。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