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乐至机电职业技术学校陈佳佳(乐至机电职校陈佳佳)

乐至机电职业技术学校陈佳佳(乐至机电职校陈佳佳)

陈佳佳作为乐至机电职业技术学校的核心成员,其个人发展轨迹与学校职业教育体系深度融合,形成了兼具学术能力与实践价值的典型案例。从学业表现到技能竞赛,从校企合作项目到创新创业实践,她的成长路径体现了该校"产教融合、德技并修"办学理念的落地效果。尤其在智能制造、自动化技术等前沿领域,她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掌握了工业机器人编程、PLC控制系统设计等核心技术,并在省级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奖,展现了职业院校学生通过系统化培养所能达到的专业高度。其经历不仅印证了职业教育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也为同类院校提供了可参考的育人模式样本。

乐	至机电职业技术学校陈佳佳

一、基础信息与教育背景

类别 详细信息
姓名 陈佳佳
入学时间 2020年9月
专业方向 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控制方向)
学历层次 五年制高职(中高职贯通培养)

陈佳佳自入学起即进入该校与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的"智能制造订单班",采取"2+3"分段培养模式,前两年在乐至机电职校完成基础课程与核心技能训练,后三年在高职院校深化理论学习与岗位实践。这种贯通式培养使其在知识体系构建上具备连续性,避免了中高职衔接常见的课程重复与技能断层问题。

二、学业成绩与技能认证

学年 专业核心课均分 技能证书 获取时间
2020-2021 89.6 电工中级证 2021.06
2021-2022 92.4 CAD机械设计中级 2022.12
2022-2023 90.8 工业机器人操作证 2023.05

其学业表现呈现"理论扎实+技能突出"的双重特征,尤其在涉及自动化控制的PLC编程液压传动系统设计等课程中表现优异。值得注意的是,她在二年级便提前取得电工中级证书,较常规培养周期缩短6个月,这得益于学校推行的"课证融通"改革,将职业资格标准嵌入日常教学模块。

三、技能竞赛与实践成果

赛事名称 参赛项目 获奖等级 团队角色
四川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 一等奖(2023) 队长/程序调试负责人
全国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大赛 数字孪生系统设计 二等奖(2023) 技术方案主设计
校企联合创新项目 AGV小车路径优化 企业采纳应用(2024) 算法开发核心成员

竞赛经历凸显其技术攻关能力团队协作意识,特别是在工业机器人赛道中,带领团队完成复杂工况下的多轴联动控制,故障排除响应时间较赛项平均水平快35%。校企项目中提出的基于机器学习的路径规划算法,使仓储物流效率提升18%,获得合作企业技术部门高度评价。

四、校企合作项目参与度

企业实践记录

  • 四川川崎重工:参与工业机器人产线调试(2023.03-2023.08),完成3套焊接工作站的程序优化
  • 成都普什宁江机床:协助数控设备维护(2024.01-2024.06),累计排除电气故障47例
  • 本地中小微企业:提供自动化改造技术咨询(2022-2024),服务企业12家

企业评价普遍指出其"技术落地能力强",尤其在处理实际生产中的突发故障时,能快速调用学校积累的知识储备,结合现场经验形成解决方案。例如在川崎重工实践中,针对焊接飞溅导致的光电传感器误触发问题,创新性采用双频激光屏蔽装置,使设备停机率下降62%。

五、创新创业活动表现

项目名称 项目类型 担任职务 阶段性成果
智能仓储分拣系统 省级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 CEO/技术总监 获省级立项,签订3万元技术服务合同
农机自动化改装工作室 校级孵化项目 联合创始人 完成5台植保无人机改装,服务周边乡镇
技能培训短视频平台 自媒体创业 内容策划/主讲人 全网粉丝超10万,单条最高播放量280万次

创业经历显示其资源整合能力市场敏锐度,特别是通过短视频平台将专业知识通俗化传播,既提升个人IP价值,又反哺学校招生宣传。其主导的智能仓储项目更实现"技术研发-产品销售-售后服务"完整商业闭环,验证了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的对接可能性。

六、社会服务与公益活动

主要贡献清单

  • 开展农机维修公益培训23场,覆盖农户400余人次(2022-2024)
  • 参与"工匠进校园"活动,担任5所中学技术课程讲师(2023.09-2024.01)
  • 疫情期间开发机电类MOOC课程,被纳入市级教育资源平台(2022.11)

社会服务记录体现其技术反哺意识,特别是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设计的便携式农用机械检测工具包,解决山区农机维修"最后一公里"难题。其开发的《趣味自动化》系列课程,通过乐高积木与Arduino结合的科普形式,显著提升中小学生STEM兴趣。

七、职业发展规划分析

发展阶段 目标定位 实施路径 当前进度
短期(1-3年) 成为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工程师 考取高级技师证,参与大型产线项目 已完成2个交钥匙工程跟岗
中期(3-5年) 技术管理岗位晋升 攻读在职本科,积累项目管理经验 已通过成人高考入学测试
长期(5年以上) 创业成立自动化解决方案公司 建立行业资源网络,完善商业模式 已储备种子投资意向协议

职业规划展现清晰的阶梯式成长路径,其在职学历提升与技能深耕同步推进的策略,有效破解了职业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目前正通过参与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积累行业资源,同时筹备注册电气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为长远发展奠定资质基础。

八、综合素质评价维度对比

评价维度 陈佳佳表现 校级平均水平 全省职业院校TOP10%参照值
专业技能熟练度 专家级(可独立完成复杂系统调试) 熟练工(需指导完成常规任务) 高级技工(掌握多品牌设备操作)
创新成果转化率 35%(4项专利中1.5项实现商用) 5%(多为模型阶段成果) 28%(含校企合作开发项目)
社会资源链接力 建立12家合作企业关系网 平均3-5家实习单位对接 拥有跨区域行业联盟资源

横向对比显示,其在技术商业化能力资源整合水平上已超越多数同届毕业生,但在跨区域行业影响力方面仍需突破地域限制。特别是在知识产权布局上,虽申请数量领先,但发明专利占比偏低的问题较为明显。

通过对陈佳佳多维度的分析可见,其成长过程充分印证了现代职业教育"多元发展、人人出彩"的培养理念。从单一技能学习者到复合型技术人才,从校园竞赛选手到企业问题解决者,其发展轨迹既受益于学校构建的"竞赛-实践-创业"三维育人体系,也离不开个人持续的学习投入与机会把握。未来若能在技术深度与管理广度之间找到平衡点,有望成为智能制造领域兼具工程素养与商业思维的新一代工匠代表。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