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遂宁职业技术学校幼师专业作为区域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近年来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实践教学,逐步形成“德艺并重、理实一体”的办学特色。该专业依托川渝地区学前教育发展需求,构建了以幼儿保育、艺术素养、教育理论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并与周边50余所幼儿园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据统计,近三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92%,教师资格证通过率超85%,在四川省中职幼师类专业中处于前列。专业建设注重“岗课赛证”融通,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技能大赛等路径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同时引入园长参与课程设计,形成“校-园双向赋能”模式。
一、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遂宁职中幼师专业立足成渝双城经济圈学前教育人才需求,明确“培养具有现代幼教理念、扎实保教能力的基层幼教工作者”目标。通过“理论+实践+特长”三维培养体系,使学生具备“弹唱画跳讲”五项基本技能,掌握幼儿行为观察、活动设计等核心能力。
培养方向 | 核心能力 | 职业证书 |
---|---|---|
幼儿保育与教育 | 班级管理/活动组织 | 幼儿照护(1+X) |
艺术特长培养 | 声乐表演/舞蹈创编 | 普通话二甲 |
早教机构适应 | 亲子活动设计 | 保育员资格证 |
二、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设置采用“平台+模块”结构,前两学年完成公共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第三学年进入岗位定向培养。重点课程包括《幼儿心理学》《幼儿园活动设计》《儿童行为观察》等,实践课程占比达55%。
课程类型 | 代表性课程 | 考核方式 |
---|---|---|
专业核心课 | 幼儿卫生学/教育心理学 | 过程性评价+笔试 |
技能必修课 | 幼儿体操创编/环境创设 | 实操展示+幼儿园评分 |
特长选修课 | 奥尔夫音乐教学/绘本剧编排 | 作品展演+竞赛成绩 |
三、师资队伍配置
现有专任教师28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2%,“双师型”教师达65%。团队包含省级骨干教师2名,行业兼职教师占比40%,形成“理论教学+实践指导”双导师制。
师资结构 | 遂宁职中 | 绵阳职院 | 成都幼师专修学院 |
---|---|---|---|
高级职称比例 | 32% | 28% | 45% |
硕士以上学历 | 18% | 35% | 60% |
行业经历教师 | 40% | 25% | 30% |
四、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三级递进”实践体系:一年级校内模拟实训(400课时),二年级跟岗见习(累计8周),三年级顶岗实习(6个月)。与12所幼儿园共建“教师发展共同体”,实现“认知-跟岗-顶岗”能力跃升。
实践类型 | 实施方式 | 学时占比 |
---|---|---|
基础技能训练 | 校内实训室轮训 | 30% |
岗位认知实习 | 幼儿园观摩学习 | 15% |
综合顶岗实习 | 独立带班实践 | 55% |
五、校企合作机制
与遂宁市机关幼儿园等机构签订“订单培养”协议,设立“园长奖学金”。共建“课程开发委员会”,联合开发《幼儿园突发事件处理》等6门岗课融通课程,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精准对接。
合作项目 | 合作单位 | 成果产出 |
---|---|---|
师资共培 | 船山区幼教集团 | 互派教师62人次/年 |
教材开发 | 西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校本教材3部 |
实训基地 | 普惠性幼儿园 | 挂牌基地23个 |
六、学生技能培养
实施“每日一练”制度,设置钢琴房、舞蹈室等开放至21:00。近五年获省级技能大赛奖项27项,其中2022年全省中职组幼儿故事讲述赛项斩获金奖。学生特长认证通过率从68%提升至89%。
技能项目 | 训练时长 | 达标要求 |
---|---|---|
钢琴弹奏 | 400课时 | 车尔尼599水平 |
舞蹈创编 | 360课时 | 完整剧目编排 |
教具制作 | 240课时 | 创意教具10件/学期 |
七、就业质量分析
近三年毕业生进入公办园比例达67%,平均起薪3800元/月。就业区域覆盖川渝地区,专业对口率较五年前提升22个百分点。建立毕业生追踪机制,数据显示91%的用人单位认可“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培养模式。
就业指标 | 2020届 | 2021届 | 2022届 |
---|---|---|---|
就业率 | 90.2% | 92.5% | 93.7% |
公办园比例 | 58% | 65% | 67% |
区域留存率 | 72% | 78% | 81% |
八、社会服务成效
承担遂宁市“幼儿园园长素质提升计划”,年培训幼教人员超800人次。开发《农村留守儿童行为引导》等公益课程,辐射周边12个乡镇。疫情期间推出“云教研”活动,惠及327所幼儿园。
遂宁职中幼师专业通过系统化的课程改革、深度化的校企合作、精准化的技能培养,构建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中职幼教人才培养模式。其“岗课融通”的课程体系、“三级递进”的实践教学、“双师协同”的师资配置,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未来需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高职升学通道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巩固川渝地区幼教人才培养基地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