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郫县中专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郫县职院”)是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重点建设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依托区域产业优势,构建了以现代农业、智能制造、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专业体系,并与京东方、富士康等知名企业建立深度校企合作。近年来,学校通过“产教融合”模式实现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6%以上,在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估中稳居前列。其“双师型”教师占比达78%,实训设备总值超1.2亿元,形成了“理论+实践+认证”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然而,在专业结构优化、国际化办学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郫县职院前身为1984年创建的郫县农业职业中学,2012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学校坚持“立足郫都、服务成渝”的办学宗旨,现开设18个中职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5个。作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其“校中厂+厂中校”模式被教育部列为典型案例。
关键节点 | 事件内容 |
---|---|
1984年 | 创建郫县农业职业中学 |
2008年 | 获批省级重点职中 |
2012年 | 升格为中专院校 |
2018年 | 入选“中国制造2025”试点院校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了“3+3”专业集群,覆盖现代农业、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其中,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与四川省农科院共建实训基地,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引入德国双元制课程标准。2023年新增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填补区域人才缺口。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核心课程 | 职业认证 |
---|---|---|---|
现代农业 | 园林技术 | 植物生理学、智能温室管控 | 农艺工中级 |
智能制造 | 机电一体化 | PLC编程、工业机器人操作 | 电工/钳工四级 |
信息技术 | 物联网应用 | 传感器技术、嵌入式开发 | 1+X物联网证书 |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学校现有教职工216人,其中正高级讲师8人,省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人。建成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实训室配备价值800万元的智能制造产线。与华为共建ICT学院,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案例库。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行业经验 |
---|---|---|---|
正高级职称 | 8 | 3.7% | 平均12年 |
双师型教师 | 168 | 78% | 企业挂职≥6个月 |
企业兼职导师 | 42 | 19.4% | - |
四、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学校与京东方、蜀都客车等企业共建“厂中校”实训中心,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2022年联合成立“郫都区智能制造职教集团”,开发岗位课程包23个。近三年订单培养学生占比达65%,企业满意度达91.5%。
合作模式 | 典型企业 | 培养规模 | 就业对口率 |
---|---|---|---|
订单班 | 富士康 | 年均120人 | 94.7% |
现代学徒制 | 沃尔沃 | 年均60人 | 89.3% |
顶岗实习 | 京东西南仓 | 年均200人 | 86.2% |
五、学生发展与升学就业
学校构建“中职-高职-本科”贯通培养体系,与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展“3+4”升学试点。2023届毕业生升学率达41.6%,其中通过单招进入国家“双高计划”院校占比38.2%。就业学生平均起薪4800元/月,高于区域中职平均水平。
六、校园文化与素质教育
推行“工匠精神培育工程”,建设川菜文化、蜀绣工艺等非遗传承基地。设立“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年均孵化学生项目20余个。校园技能节参与率达100%,近五年获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142项。
七、社会服务与国际交流
年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3000人次,为友爱镇等周边提供技术帮扶。与泰国清迈理工学院建立姊妹学校关系,开展“中文+职业技能”海外教学项目,累计输出国际留学生47人。
八、发展挑战与未来规划
当前面临专业数字化改造滞后、高端实训设备更新压力等问题。根据《郫都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学校拟投资1.5亿元建设产教融合创新园,重点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专业群,力争2025年建成国家级优质中专学校。
作为区域职业教育改革的先行者,郫县职院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内涵建设,已形成鲜明的“产业赋能、技能立校”办学特色。未来需在数字化转型、国际化标准对接等方面持续突破,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