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师范大学广汉学院(实际应为四川师范大学广汉科教园区)是川师重要教学基地,承担本科及研究生培养任务。其依托校本部资源,结合广汉三星堆文化地域特色,形成文理兼修、师范与应用型专业并重的办学格局。校区占地约1000亩,拥有现代化教学设施,师资以校本部派遣与本地聘任结合为主,近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作为川师多校区体系组成部分,其优势在于低学费(4800-5200元/年)、小班化教学(师生比1:18),但区位劣势明显,距成都市区50公里,实习机会相对受限。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该校区始建于2012年,原为四川城市职业学院旧址改建,2017年正式成为川师直属校区。定位为"区域性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重点服务德阳、阿坝等周边地区基础教育与文旅产业。
核心指标 | 广汉校区 | 川师本部 | 西华大学彭州校区 |
---|---|---|---|
建校时间 | 2012年改建 | 1946年 | 2009年 |
占地面积 | 860亩 | 3000亩 | 1600亩 |
年均经费 | 3.2亿 | 18.5亿 | 12.7亿 |
二、学科专业设置
现设23个本科专业,集中在教育、文旅、工管领域。其中省级一流专业3个,校级特色专业5个。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授予学位 | 考研率 |
---|---|---|---|
师范类 | 汉语言文学、英语 | 教育学学士 | 18% |
工科类 | 机械设计、物联网工程 | 工学学士 | 12% |
艺术类 | 视觉传达、环境设计 | 艺术学学士 | 9% |
三、师资力量结构
专任教师320人中,教授占比22%,副教授35%,博士学历41%。实行"双师制",聘请12名行业专家参与实践教学。
职称结构 | 广汉校区 | 行业均值 |
---|---|---|
正高级占比 | 22% | 18% |
副高级占比 | 35% | 30% |
中级职称 | 40% | 45% |
四、教学资源配置
拥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校企合作实训基地15个。生均教学科研设备值1.2万元,图书馆藏书65万册(含电子资源)。
五、学生发展路径
- 就业:70%进入基础教育/文旅行业,大型招聘会年均4场
- 升学:2022届考研录取率14.3%,主要流向川内高校
- 创业:建有创客空间,年均孵化项目8-12个
六、校园生活体验
四人间宿舍覆盖率85%,空调热水全覆盖。食堂引入社会品牌联营,周边商业配套完善。校际交通每日开通至成都地铁3号线班车。
七、区位优劣势分析
优势:毗邻三星堆博物馆,文旅实习资源丰富;远离主城区利于专注学习。劣势:大型招聘会频次低于成都校区,跨城实践交通成本较高。
八、社会评价与争议
第三方评估显示家长满意度82%,争议点集中在:①非师范专业竞争力弱 ②考研辅导资源有限 ③校企合作企业层级参差不齐。
该校适合分数处于二本线中段、意向在川西发展的学生。建议报考师范类专业及文旅管理类特色专业,理工科专业慎选。需注意校区与校本部的资源共享程度存在差异,建议实地探访教学实验室等核心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