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内江六职中地址(内江六职中位置)

内江六职中地址(内江六职中位置)

内江六职中作为内江市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选址具有显著的战略意义。学校位于内江市市中区城南街道核心区域,毗邻兰桂大道与南环路交汇处,地理坐标北纬29°35'、东经105°08',占地面积约120亩。该地址紧邻内江高新区产业聚集区,直线距离不足3公里,与内江火车站、高速公路出入口形成“15分钟交通圈”,同时被沱江生态湿地公园环绕,兼具交通便利性与生态宜居性。从城市发展规划来看,该区域被定位为职教园区核心板块,周边已布局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等院校,形成职业教育集群效应。

内	江六职中地址

一、地理位置特征分析

维度内江六职中同类院校A同类院校B
行政区划市中区城南街道东兴区椑木镇经开区汉安大道
海拔高度308-315米295-300米310-318米
地质条件岷江流域冲积平原丘陵坡地浅丘台地

学校所处位置属典型川中丘陵向平原过渡带,地势平坦开阔,相较于同类院校A的坡地地形和院校B的台地地形,更有利于规模化校园建设。校区东西最大跨度达680米,南北纵深420米,建筑密度控制在28%以下,绿地率超过35%,形成教学区、实训区、运动区三大功能组团。

二、交通网络配置

交通要素现状配置规划衔接
公共交通101路/203路/高铁专线轨道交通3号线(规划)
主干道连接兰桂大道+南环路内荣高速互通立交
通勤半径市区15分钟/乡镇40分钟城际铁路接驳体系

通过三维交通网络实现多维联通,其中兰桂大道作为城市快速路承担主要通行功能,日均车流量达1.2万辆次。正在建设的内荣高速互通立交将使校区纳入成渝双城经济圈“1小时交通圈”,特别针对中职学生设计的定制公交专线已开通12条线路,覆盖全市85%的乡镇生源地。

三、周边环境配套

配套类型半径500米范围半径1公里范围
商业服务便利店6家/快餐店3家商超2处/餐饮街1条
医疗资源社区诊所2个二级医院1所
文化设施图书馆分馆1处青少年活动中心1处

校区周边形成“基础服务+特色配套”的复合型生态圈,500米范围内可满足日常基础需求,1公里范围覆盖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与内江市职教园区共享的体育中心、实训基地等设施,通过地下通道实现物理连接,构建起资源共享的新型职教共同体。

四、历史沿革与空间演变

学校前身为1978年创立的内江县农业中学,历经三次重大搬迁:1985年由中区新华路迁至人民路校区,2003年整体置换至现址,2018年完成二期扩建工程。当前校区保留有原农校时期的苏式建筑群作为文化遗产区,同时新建智能化实训大楼、产教融合中心等现代设施,形成“历史记忆+未来科技”的空间叙事逻辑。

五、区域经济协同效应

学校与内江高新区形成“校园共生”关系,重点服务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集群。通过建立“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机制,与12家规上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近三年累计输送技术技能人才2300余人。校区西侧规划建设的“产教融合示范园”占地300亩,将引入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新兴业态,预计带动区域GDP增长1.2个百分点。

六、教育资源配置格局

资源类别数量质量等级
实训工位3200个省级标准化
数字资源在线课程260门国家级资源库成员
师资结构双师型教师占比68%市级名师工作室3个

通过“基础平台+专业集群”的资源布局模式,建成机械制造、电子商务、老年护理等6大实训中心。其中工业机器人实训室配备价值800万元的ABB设备集群,护理实训中心获得德国认证机构ISO标准认证,形成“传统优势+新兴前沿”的专业发展矩阵。

七、智慧校园建设进展

校区全面部署“5G+教育”专网,建成物联网感知节点1200余个,实现能耗管理、安防监控、教学分析的数字化集成。重点打造的“云上六职”平台整合8大系统模块,其中VR实训系统覆盖18个专业场景,AI学业预警系统准确率达92%。正在推进的“数字孪生校园”项目已完成三维建模,计划2024年实现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的全要素映射。

八、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估

基于GIS的空间分析显示,校区处于城市“南拓西进”发展轴线的核心节点,未来可拓展用地达200公顷。正在编制的《2025-2035校园总体规划》提出“三区联动”发展策略:向东延伸对接大学科技城,向西拓展建设创新创业谷,向南延伸打造生态教学区。通过建立“碳足迹监测平台”,预计到2025年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18%,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升至45%。

内江六职中经过四十余年的办学积淀,其选址决策始终贯穿“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的主线。从最初的城郊结合部到如今的职教园区核心区,空间变迁轨迹与内江城市化进程高度契合。当前校区既保持着职业教育的本色特征,又注入了智慧城市、绿色校园等时代元素,形成“历史传承+创新突破”的发展范式。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深入推进,学校作为区域职教改革先行者,其地址价值将进一步凸显,有望成为西部职教创新发展的新标杆。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