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绵阳梓潼计算机职业学校作为川北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依托区域产业需求构建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教育体系。学校自2008年建校以来,累计培养逾万名技术技能人才,形成“校企合作+技能竞赛+定向培养”三位一体的办学特色。现有在校生规模突破3000人,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与信息服务等8个核心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覆盖率达62.5%。师资团队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75%,与京东云、长虹集团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12个,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本地就业留存率达48.3%。硬件设施方面,建有云计算机房、网络安全攻防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空间,实训设备总值超3000万元,形成“理论-实训-认证-就业”全链条培养模式。
一、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专业类别 | 核心课程 | 职业认证 | 合作企业 |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网络架构、信息安全、云计算基础 | 华为HCIA、Cisco CCNA | 京东云、中国电信 |
软件与信息服务 | Java开发、数据库管理、UML建模 | Oracle OCA、微软MTA | 东软集团、天府软件园 |
数字媒体技术 | 影视后期、三维建模、UI设计 | Adobe ACA、Autodesk MCAD | 完美世界、字节跳动 |
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方向”模块化设计,前两年完成公共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学习,第三年进入企业定制班进行岗前强化训练。
二、师资力量结构
职称类别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
副高及以上 | 32% | 38% | 45% |
硕士研究生 | 55% | 62% | 68% |
企业兼职教师 | 18% | 24% | 31% |
- 实施"名师工作室"计划,引进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实践导师
- 每年选派20名教师参加国家级职教培训
- 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年均实践时长超40天
三、教学设施配置
实训类别 | 设备数量 | 设备价值(万元) | 合作企业 |
---|---|---|---|
网络工程实训室 | 120台 | 850 | 华为技术 |
软件开发实训基地 | 80套 | 620 | 东软集团 |
虚拟现实实验室 | 30套 | 480 | HTC VIVE |
建成川内首个"5G+工业互联网"教学专区,配备工业级路由器、边缘计算节点等高端设备,满足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需求。
四、就业质量分析
指标 | 2021届 | 2022届 | 2023届 |
---|---|---|---|
就业率 | 95.2% | 96.8% | 97.5% |
对口就业率 | 82.4% | 86.1% | 89.3% |
平均起薪(元) | 4280 | 4560 | 4850 |
- 主要就业方向:IT技术支持(35%)、软件开发(28%)、网络运维(22%)
- 重点合作企业:京东方、长虹电器、四川华迪
- 创业扶持:设立500万创业基金,三年孵化学生项目27个
五、技能竞赛成果
赛事级别 | 获奖数量 | 指导教师 | 获奖项目 |
---|---|---|---|
省级职业技能大赛 | 14项 | 李XX团队 | 网络安全攻防、云计算应用 |
行业技能竞赛 | 9项 | 张XX团队 | 大数据分析、AI应用开发 |
市级创新大赛 | 21项 | 王XX团队 | 智能硬件设计、数字媒体创作 |
建立"赛教融合"机制,将竞赛内容转化为教学项目,近五年学生获专利授权8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5项。
六、社会服务能力
服务项目 | 年培训量 | 合作单位 | 社会效益 |
---|---|---|---|
企业新型学徒制 | 1200人次 | 长虹培训中心 | 提升员工技能等级 |
退役军人培训 | 450人次 |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 就业转化率82% |
农村转移劳动力 | 800人次 | 县人社局 | 人均增收3000元/年 |
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23个,开发职业技能培训包12个,形成"学历教育+社会培训"双轮驱动格局。
七、产教融合模式
合作类型 | 企业数量 | 共建项目 | 年度投入(万元) |
---|---|---|---|
订单培养 | 15家 | 京东云班、长虹技师班 | 320 |
实训基地共建 | 8家 | 网络安全攻防中心、智能终端实验室 | 1800 |
技术研发 | 6家 | 工业大数据平台、智慧校园系统 | 560 |
推行"双主体"育人模式,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比例达100%,提供真实生产项目教学占比超过60%。
八、发展挑战与对策
现存问题 | 应对措施 | 预期目标 |
---|---|---|
高端设备更新滞后 | 争取省级职教专项资金3000万 | 2025年前完成智能实训中心升级 |
师资结构待优化 | 实施"博士引进计划"和"能工巧匠聘任制" | 三年内引进博士5名,聘请企业专家20名 |
区域辐射能力不足 | 建设川北职教联盟,开发共享课程资源库 | 覆盖周边15所中职学校,年共享资源200TB |
面对产业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新要求,学校正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通过构建"云上实训平台"和"虚拟工厂"系统,着力培养具备工业互联网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经过十五年发展积淀,绵阳梓潼计算机职业学校已形成鲜明的产教融合特色,但在数字化转型加速期仍面临设备迭代压力与师资结构矛盾。未来需深化"政校行企"四方协同机制,通过建设区域性产教融合综合体,打造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于一体的职教高地。随着《职业教育法》新版实施和"技能四川"建设推进,学校有望在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