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泸县建筑职业中专嘉明校区是川南地区建筑类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依托泸县建筑产业优势,形成了以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为核心,辐射建筑装饰、市政工程等领域的特色办学体系。校区占地约120亩,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拥有建筑构造实训中心、BIM技术实训室等专业化教学空间,实训设备总值超3000万元。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其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与中建西部建设、四川华西集团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每年输送技术人才超500人。校区创新“现代学徒制+岗位轮训”培养模式,将课堂搬至工地现场,实现教学与生产实践无缝衔接,近三年学生获省级技能大赛奖项27项,成为区域建筑行业技术技能人才储备的核心阵地。
一、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嘉明校区聚焦建筑产业链需求,构建了“核心专业+延伸方向”的立体化专业群。其中,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开设装配式建筑、古建筑修缮等细分方向,课程体系覆盖BIM建模、绿色建筑技术等前沿领域。
专业名称 | 核心课程 | 实训项目 | 合作企业 |
---|---|---|---|
建筑工程施工 | 建筑力学、施工组织设计、装配式构件安装 | 脚手架搭设、测量放线、砌体施工 | 中建三局、泸州市建筑业协会 |
工程造价 | 工程计量与计价、招投标实务、成本控制 | 广联达软件实训、工程审计模拟 | 四川恒信造价咨询公司 |
建筑装饰 | 3DMAX建模、软装设计、装饰材料应用 | 全屋定制设计、幕墙安装实训 | 东易日盛装饰集团 |
二、师资结构与教学能力
校区现有专任教师86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72%,高级职称教师占35%。通过“企业技术骨干进课堂+教师企业实践”双向流动机制,形成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团队。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企业实践时长 |
---|---|---|---|
高级职称教师 | 30 | 35% | 年均45天 |
双师型教师 | 62 | 72% | 年均60天 |
企业兼职教师 | 28 | 32% | 学期累计80课时 |
三、实训条件与产教融合
校区建有“四中心十二实训室”的教学体系,其中建筑构造实训中心按1:1比例还原施工现场,配备塔吊、施工电梯等大型设备。与泸州国家高新区共建“装配式建筑产业学院”,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实训场所 | 设备价值 | 年实训人次 | 合作项目 |
---|---|---|---|
BIM技术实训室 | 800万元 | 1200人 | 泸州长江大桥BIM建模 |
装配式构件实训场 | 500万元 | 800人 | 远大住工PC构件生产 |
古建筑修缮工坊 | 300万元 | 300人 | 泸州老窖作坊修复工程 |
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推行“三段式”工学交替培养:第1学期基础技能训练,第2-3学期项目化教学,第4学期顶岗实习。与中铁城建集团开展“订单班”培养,实施“1.5+1.5”学制改革,企业参与课程开发比例达60%。
五、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202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8.7%,对口就业率92.4%,平均起薪4800元/月。升学渠道畅通,近三年通过单招考试进入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占比达37%。
六、社会服务能力
年开展建筑工人技能培训超2000人次,承接泸州市住建局“村镇建筑工匠”培训项目。技术研发方面,完成《川南民居抗震加固技术规程》等3项行业标准编制。
七、信息化建设水平
建成智慧校园管理平台,实现实训设备物联网监控。开发虚拟仿真资源库,包含建筑VR安全体验、装配式构件安装等12个模块,疫情期间保障线上教学覆盖率达100%。
八、校园文化建设特色
打造“鲁班文化”品牌,建设大师工作室、建筑文化长廊。每年举办“技能筑梦”文化艺术节,开展测量比武、CAD绘图大赛等特色活动,形成“匠艺传承+技术创新”的文化氛围。
通过多维度的办学实践,四川省泸县建筑职业中专嘉明校区已构建起“专业-产业-就业”良性互动的职业教育生态。其“教室与工地一体、教师与技师合一”的培养模式,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成为西部地区建筑类中职学校提质培优的典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