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贡旅游高级职业中学作为四川省内聚焦文旅产业人才培养的特色职业院校,始终以“产教融合、服务地方”为核心理念,构建了涵盖旅游管理、烹饪工艺、酒店服务等优势专业的教学体系。学校依托自贡“盐龙灯”文化资源和全国非遗传承优势,形成“文化+技能”双轮驱动的办学模式,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与华侨城、蜀南竹海景区等40余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通过“现代学徒制”和“订单班”培养模式,累计为川南地区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超3000人,成为区域文旅产业人才供给的重要基地。
一、学校概况与核心定位
自贡旅游高级职业中学始建于1986年,2012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现有在校生规模1876人,开设旅游服务与管理、中餐烹饪、高星级饭店运营等8个主体专业。校园占地120亩,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配备模拟导游实训室、川菜大师工作室等23个专项实训场所。
指标 | 数据 |
---|---|
建校时间 | 1986年 |
在校生人数 | 1876人 |
重点专业数量 | 国家级2个,省级3个 |
校企合作单位 | 47家(含5A级景区3家) |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文化基础+专业技能+双创能力”三维课程体系,其中旅游日语、模拟导游等课程采用双语教学。重点专业课程设置对接行业认证标准,如“中式烹调师”课程模块包含刀工训练、宴席设计等12项核心技能考核点。
专业名称 | 核心课程 | 职业资格证书 |
---|---|---|
旅游服务与管理 | 导游实务、研学旅行设计、景区数字化运营 | 导游资格证(通过率82%) |
中餐烹饪 | 川菜制作技艺、食品雕刻、宴会设计 | 中式烹调师(三级) |
高星级饭店运营 | 前厅服务管理、客房智能化操作、酒水文化 | 酒店管理师(中级) |
三、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学校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要求专业教师每五年完成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现有教职工146人中,高级职称占比37%,持有行业资格证书教师达89%。特别引进非遗“掌盘牛肉”传承人等5名行业专家担任兼职导师。
类别 | 人数 | 占比 |
---|---|---|
正高级教师 | 12 | 8.2% |
双师型教师 | 94 | 64.4% |
企业兼职导师 | 28 | 19.2% |
硕士以上学历 | 41 | 28.1% |
四、产教融合实践模式
学校与自贡灯彩集团共建“彩灯设计订单班”,学生参与第29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设计项目;与蜀南竹海景区合作开发“竹林生态研学路线”,年均接待研学团队200余个。2023年校企联合研发《盐帮菜标准化生产流程》教材,填补行业空白。
五、学生发展质量追踪
近五年毕业生升学率保持在65%以上,其中通过职教高考进入四川旅游学院比例达38%。就业学生中72%进入文旅产业链核心岗位,平均试用期薪资4200元,较区域中职平均水平高18%。创业典型包括“盐帮味”餐饮连锁创始人等12名校友。
六、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000人次,为自贡市文旅系统提供定制化培训服务。牵头成立川南文旅职教联盟,开发《川南民俗解说词库》《非遗美食制作规范》等行业标准文件。疫情期间开发“云游盐都”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包,访问量突破50万次。
七、国际化办学探索
与泰国清迈大学旅游学院建立交换生项目,选派15名学生参与“东盟旅游服务标准”研修。开发《国际邮轮乘务英语》《跨文化沟通技巧》等课程,2023年首次向新加坡丽星邮轮输送实习生8名。
八、发展瓶颈与突破路径
当前面临数字文旅转型压力,虚拟现实实训设备覆盖率仅45%。计划投资2000万元建设“智慧旅游实训中心”,引入AR导览系统开发、大数据客流分析等新技术课程模块。同时深化与携程、马蜂窝等互联网企业的人才定制培养合作。
自贡旅游高级职业中学通过持续强化地域文化特色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已形成“专业集群化、培养场景化、服务社会化”的鲜明特征。未来需在数字化转型和国际化标准衔接方面加速突破,以应对文旅产业升级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