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射洪市职业学校是一所立足川中、辐射西南的综合性职业院校,其发展历程与区域经济需求紧密相连。学校前身可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历经多次整合与升级,现已形成以中职教育为主体,融合技能培训、升学教育、社会服务的多层次办学体系。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四川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该校在专业设置上聚焦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信息技术等产业领域,开设数控技术应用、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等12个核心专业,其中模具制造技术、电子技术应用被列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学校占地面积210亩,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拥有机械加工、汽车维修、信息技术等32个校内实训基地,其中“智能制造实训中心”被认定为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师资队伍方面,现有教职工187人,高级职称占比35%,双师型教师达68%,近三年累计培养技能大赛获奖者47人次。通过“校企双元”育人模式,与京东方、比亚迪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本地就业占比达72%,有效支撑了射洪市“锂电之都”和“制造业强市”的战略布局。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发展阶段 | 关键事件 | 办学属性 |
---|---|---|
1984-1998年 | 射洪县职业中学成立,开设农学、建筑等基础专业 | 县级公办职业中学 |
1999-2010年 | 升格为省级重点职校,新增数控、电子类专业 | 省级示范校建设单位 |
2011-至今 | 获批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点校,建成3个省级实训基地 | 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
二、专业架构与课程体系
专业类别 | 核心专业 | 省级重点专业 | 实训室数量 |
---|---|---|---|
先进制造 | 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 | √ | 8 |
电子信息 | 电子技术、物联网技术 | - | 6 |
现代服务 | 电子商务、会计事务 | √ | 5 |
交通运输 | 汽车运用与维修 | - | 4 |
课程体系采用“基础+模块”模式,前两年设置公共基础课(语文、数学、英语)占比40%,专业核心课(机械制图、电路原理)占比35%,第三年顶岗实习与选修课(企业管理、创新创业)占比25%。
三、师资队伍建设
指标类型 | 2019年 | 2023年 | 增幅 |
---|---|---|---|
专任教师总数 | 142人 | 187人 | 31.7% |
硕士以上学历 | 28人 | 56人 | 100% |
高级职称比例 | 22% | 35% | 59% |
双师型教师 | 51人 | 127人 | 148% |
通过“高校进修+企业实践”双轨培养机制,近四年选派骨干教师赴四川大学、重庆理工等高校研修126人次,安排专业教师到长虹、一汽大众等企业实践锻炼235人次,形成“理论+实操”复合型教学能力。
四、人才培养成效
统计项目 | 2020届 | 2022届 | 2024届 |
---|---|---|---|
毕业生总数 | 682人 | 798人 | 925人 |
对口就业率 | 89% | 93% | 95% |
本地就业占比 | 61% | 72% | 75% |
升学比例 | 12% | 18% | 22% |
典型案例:2023年数控专业毕业生张某某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直接入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电子商务专业与京东合作“订单班”实现100%留用率。
五、产教融合实践
- 与射洪市经开区共建“锂电产业学院”,为比亚迪配套培养技术工人超300人/年
- 引入通威太阳能、金华锋科技等企业设备价值2000万元,共建“厂中校”实训场景
- 开发《锂电极制备工艺》《智能仓储管理》等6门企业定制课程
- 近三年承接企业技术研发项目12项,其中“微型无人机电池模组检测”获市级科技进步奖
六、基础设施配置
类别 | 面积(㎡) | 设备价值(万元) | 功能覆盖 |
---|---|---|---|
实训大楼 | 18,000 | 3,200 | 机械加工/电子装配/电商直播 |
信息技术中心 | 6,500 | 1,800 | 云计算/网络安全/人工智能 |
图书馆 | 4,200 | - | 藏书12万册,数字资源28TB |
运动场馆 | 9,800 | - | 田径场/篮球馆/游泳馆 |
智慧校园建设方面,已部署5G基站3座,安装物联网设备300余个,实现教学区域无线网络全覆盖,开发移动端教学管理系统,师生账号激活率达100%。
七、社会服务贡献
- 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500人次,覆盖农村转移劳动力、退伍军人等群体
- 为射洪市锂电产业园提供“新型学徒制”培训,累计培养中级技工1200人
- 承办四川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3次,区域性教学研讨活动15场
- 开发《现代农业技术员》《老年护理员》等12个短期培训包
八、挑战与发展方向
当前面临专业链与产业链匹配度待提升(如新能源专业开设滞后)、高端实训设备更新资金缺口、县域职校招生吸引力不足等问题。未来计划通过三大路径突破:一是深化“专业群+产业学院”建设,重点布局锂电材料、智能装备等新专业;二是推进“数字职校”建设,开发虚拟仿真实训系统;三是构建“中高职贯通”培养体系,与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共建升学通道。
作为川中地区职业教育的标杆,四川省射洪市职业学校通过精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构建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技术创新”三位一体的办学生态。其“校企双元育人”“专业动态调整”“社会服务延伸”等机制,不仅为本地输送了大批技术技能人才,更探索出县域职普融通、产教协同发展的可行路径。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学校需在专业数字化改造、跨区域资源整合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巩固其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职教枢纽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