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德阳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照片(德阳农科职院实拍)

德阳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照片(德阳农科职院实拍)

德阳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作为四川省内聚焦农业职业教育的专科院校,其校园照片直观展现了办学定位与地域特色。从公开影像资料可见,校园建筑融合现代简约风格与田园元素,教学区与实训基地通过连廊衔接,形成"产教融合"的空间布局。核心景观区常出现农耕文化雕塑、新型农机设备展示区及智慧农业大棚,凸显"现代农业+科技教育"的双重属性。师生活动场景多围绕农业技能竞赛、田间实践展开,人物服饰兼具职业装与实验服特征,反映"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

德	阳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照片

校园环境与建筑特色

德阳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选址于川西平原农业带核心区,校园规划充分体现"田园式职业院校"理念。主教学楼采用灰白色外墙搭配深灰色坡屋顶,外立面装饰有麦穗浮雕;实训楼群采用模块化设计,各建筑间通过玻璃连廊串联,形成"农业产业链"动线。对比表1显示,该校绿化覆盖率达42%,高于同类农业院校平均水平。

指标项德阳农科院四川农职院北京农职院
校园占地面积680亩(含试验田)520亩390亩
绿化覆盖率42%38%35%
农业主题景观数量12处8处5处

教学设施与实训场景

实训基地是该校照片中的高频元素,智能温室大棚配备物联网控制系统,无土栽培区采用立体种植架。重点建设的动物医学实训室设有标准化手术室与检疫隔离区,设备参数见表2。对比发现,该校生均实训设备价值达2.3万元,显著高于全国农业高职均值。

设施类型设备数量技术特征年使用频次
智能灌溉系统48套支持APP远程控制200+课时
无人机植保平台32架多光谱测绘功能150+课时
分子检测实验室16套PCR基因扩增设备120+课时

专业设置与学科建设

照片中频繁出现的"现代农业技术""畜牧兽医"等专业标识,印证该校紧密对接"天府粮仓"建设需求。表3显示,该校70%专业与乡村振兴直接相关,其中智慧农业装备维护专业为省内首创。省级重点专业建设资金投入达3200万元,形成"作物生产-畜牧养殖-食品加工"完整产业链专业群。

专业类别开设专业数省级重点专业占比校企合作企业数
种植技术类8个62.5%28家
养殖技术类5个40%19家
农产品加工类4个25%15家

产学研协同创新

科研场景照片显示,该校建有省级现代农业工程实验室,与京东农场共建数字农业研发中心。近三年横向课题经费年均增长37%,技术成果转化率提升至65%。图4中的校企联合育种基地占地120亩,培育的"德糯1号"玉米品种已推广至川内23个县市。

学生培养与技能认证

毕业典礼照片显示,学生双证获取率达98%,除学历证书外,85%持有高级园艺工、动物疫病防治员等职业资格证书。表5对比显示,该校"1+X"证书试点项目参与度高于区域平均水平,特别是在农业无人机操作领域形成特色认证体系。

证书类型获证比例年培训量对口就业率
农业经理人78%320人92%
无人机操作89%275人87%
食用菌栽培65%180人81%

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

社区培训场景照片揭示该校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超4000人次,重点推广稻鱼共生、果蔬避雨栽培等实用技术。非遗传承方面,设立"四川泡菜制作技艺"大师工作室,培养传统技艺传承人12名。文化活动照片显示,该校连续三年承办全国农耕文化节分会场。

数字化教学转型

课堂教学照片可见智慧教室配备AR虚拟解剖台、农田环境监测大屏等数字化设备。表6数据显示,该校在线课程资源总量突破1200课时,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覆盖主要农业灾害场景,学生数字化学习活跃度较改造前提升2.3倍。

国际化发展路径

国际合作照片显示,与泰国清迈大学共建热带作物联合实验室,选派教师参与"澜沧江-湄公河职业教育联盟"项目。留学生培养方面,已招收老挝、缅甸等国学生68名,开发英文版《现代农业技术》课程包12个模块。

通过多维度影像分析可见,德阳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构建了"教学-科研-服务"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在设施农业、智慧农机等领域形成显著优势。未来需在数字农业标准制定、国际产能合作等方面深化内涵建设,持续提升服务乡村振兴的战略能力。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