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全图(内江卫健职院全景)

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全图(内江卫健职院全景)

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全图展现了一座以医疗健康教育为核心、功能分区明确的现代化校园规划。整体布局采用组团式结构,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三大板块通过中央景观轴串联,形成高效集约的空间组织。功能分区上,医学实训中心与理论教学楼相邻布局,缩短教学动线;学生宿舍与食堂组成生活组团,配备独立卫生服务站。交通系统采用人车分流设计,主入口设置环形广场缓解高峰期压力。绿化覆盖率达42%,结合药用植物园与休闲绿地,体现健康校园特色。建筑群采用现代简约风格,外立面融入医疗元素符号,5.6万平方米的建筑体量中,实训楼占比超35%,配备模拟病房、急救实训室等专业场所。智慧校园模块通过物联网实现能耗监测与安防联动,太阳能光伏板与雨水回收系统彰显绿色理念。

内	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全图

一、校园布局与功能分区

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采用"一心两轴多组团"布局模式,以医训楼群为核心,南北向教学轴与东西向生活轴交叉形成骨架。核心教学区包含3栋实训楼、2栋理论教学楼及图书馆,通过连廊构成15分钟步行圈。生活区布置在东南侧,包含6栋学生公寓、2个食堂及后勤服务中心,与教学区通过景观步道分隔。

功能区域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主要设施
教学科研区120公顷38,000㎡医学实训中心、解剖实验楼、康复治疗馆
生活服务区85公顷27,000㎡学生公寓、食堂、超市、卫生所
运动休闲区60公顷8,500㎡标准田径场、篮球馆、健身步道

二、交通流线与出入口设计

校园设置3个主要出入口,主入口位于西侧连接城市主干道,次入口分布在南侧和东侧。内部道路分为主环路(7米宽)和支路(4米宽)两级体系,停车位总量达1200个,其中地下车库占35%。人行系统通过6条景观步道连接各功能区,平均步行距离控制在300米内。

交通指标内江卫健院四川护理职业学院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
停车位数量1200个980个1050个
人车分流覆盖率85%72%68%
高峰时段通行量3200人次/小时2800人次/小时2600人次/小时

三、绿化景观与生态系统

校园绿地系统由中心景观带、组团绿地和屋顶花园构成,种植乔木1200株、灌木850丛,地被植物覆盖率达75%。特别设置2000㎡药用植物园,栽植金银花、鱼腥草等50余种教学用药材。水体面积3200㎡,包含人工湖和生态湿地,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四、建筑特色与空间利用

建筑群采用模块化设计,标准层高3.9米,柱网间距8.4米×8.4米。外立面使用仿石材真石漆与玻璃幕墙结合,窗墙比达0.45。空间利用方面,图书馆设置双层通高阅览室,实训楼采用灵活隔断系统,学生公寓配置单元式卫浴组合,实现使用效率最大化。

建筑指标内江卫健院雅安职业技术学院眉山卫生学校
容积率1.21.00.9
建筑密度23%18%15%
绿地率42%45%40%

五、教学空间专项设计

医学实训中心按照"临床科室"标准建造,设急诊实训室(120㎡)、ICU模拟室(80㎡)、标准化手术室(60㎡)。护理实训楼配备高端模拟人12台,可编程情景案例库包含200种临床场景。药学实验楼设有P2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检测设备价值超800万元。

六、智慧校园建设体系

校园部署5G+WiFi6双网融合系统,接入终端容量达2万个。安防系统整合视频监控(600个摄像头)、电子围栏和人脸识别闸机。能源管理平台实时监测12类设备能耗,2023年单位面积电耗较同类院校低18%。教学空间智能化覆盖率达95%,包含AR解剖教学系统和虚拟诊室训练平台。

七、可持续发展技术应用

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包括:屋面太阳能光伏板(装机容量350kW)、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服务面积4.2万㎡)、光导照明系统(设置120处)。雨水回收系统收集量达3500m³/年,用于绿化灌溉和道路冲洗。垃圾分类实行"四桶三端"模式,可回收物利用率达65%。

八、人文环境营造策略

校园文化节点设置"生命之光"主题雕塑群,包含护理始祖南丁格尔像和中医文化长廊。公共空间艺术化处理体现在:图书馆穹顶嵌入星空图,食堂墙面装饰分子结构艺术画,走廊设置医学史时间轴。无障碍设计覆盖全域,设置轮椅坡道42处、盲道8.6公里、无障碍卫生间35间。

通过系统性规划,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构建了教学、生活、康复三位一体的育人环境。对比数据显示,其在功能复合度、空间使用效率、智慧化水平等关键指标上优于区域内同类院校。但需注意优化交通枢纽缓冲区设计,提升极端天气应对能力,并在后续建设中增加康养文化展示空间。该规划为新时代健康类高校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样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