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华蓥校区作为四川省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广安职院优质教育资源,结合华蓥市“工业强市”战略定位,形成了以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为特色的办学体系。校区地处成渝经济区核心地带,紧邻华蓥工业园区,区位优势显著,为产教融合提供了天然土壤。经过十余年发展,校区已建成集教学、实训、技能鉴定于一体的综合性职业教育基地,累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超1.2万人,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达68%,成为支撑区域产业升级的重要人才输出平台。
一、历史沿革与战略定位
华蓥校区始建于2010年,最初作为广安职院的二级教学点,2016年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独立校区。校区规划占地580亩,现已完成三期建设,建筑面积达18.6万平方米。作为广安市与华蓥市共建项目,校区承担着服务川东北片区产业人才需求的使命,重点对接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
时间节点 | 重大事件 | 建设成果 |
---|---|---|
2010-2015 | 基础教学区建设 | 建成教学楼3栋、实训楼2栋 |
2016-2020 | 产教融合深化 | 引入京东方、长城汽车等6家企业共建实训基地 |
2021-至今 | 智慧校园升级 | 投入1.2亿元建设5G+工业互联网实训中心 |
二、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校区构建“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双轮驱动专业群,现开设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物联网应用技术等15个高职专业。其中,模具设计与制造、电子工艺与管理获省级重点专业认定。课程体系采用“岗课赛证”融通模式,将X证书标准融入42门核心课程。
专业大类 | 代表专业 | 合作企业 | 对口就业率 |
---|---|---|---|
装备制造 | 数控技术、模具设计 | 重庆长安、吉利汽车 | 91% |
电子信息 | 物联网、应用电子 | 京东方、富士康 | 89% |
现代服务 |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 京东西南仓、顺丰 | 86% |
三、师资队伍建设
校区实施“双百工程”师资计划,通过企业高管兼职、教师企业实践、博士引进等多渠道优化队伍结构。现有专任教师217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8%,“双师型”教师达65%。组建了工业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等8个跨专业教学团队。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年均培训时长 |
---|---|---|---|
教授/副教授 | 83 | 38% | 45天 |
双师型教师 | 141 | 65% | 30天 |
企业兼职教师 | 56 | 26% | - |
四、教学设施配置
校区建有“一院三中心”实训体系,包括智能制造学院和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绿色制造三个实训中心。设备总值达2.3亿元,其中价值百万以上先进设备32台套。与华为共建的“5G+工业视觉”实训室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五、产教融合机制
创新“厂中校+校中厂”协同模式,与12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推行“学期分段式”培养,每年安排学生到合作企业顶岗实习超4个月。近五年产生技术成果转化项目9项,为企业解决生产难题47个。
六、学生发展路径
构建“学历证书+X技能认证”培养体系,毕业生人均持有1.8个职业资格证书。升学渠道畅通,近三年专升本录取率达29%,就业学生起薪平均达4800元/月,较区域平均水平高15%。
七、社会服务能力
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8000人次,为长征重工、帕沃机电等企业定制培训方案。牵头成立川东北智能制造职教联盟,辐射成员单位23家。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金额年均增长25%。
八、发展挑战与对策
当前面临专业集群与产业迭代速度不匹配、高端实训设备维护成本高等挑战。建议强化大数据专业建设,建立设备共享云平台,深化“订单班”培养规模,提升服务区域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华蓥校区通过精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构建了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生态体系。其“专业链—人才链—产业链”三链融合模式,为西部地区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提供了可复制经验。未来需在数字化转型和国际化合作方面寻求突破,持续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与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