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阆中有哪些公办职业学校(阆中公办职校)

阆中有哪些公办职业学校(阆中公办职校)

阆中市作为四川省南充市下辖的县级市,其公办职业学校体系以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的职业教育布局。目前,阆中共有三所公办职业学校,分别是阆中师范学校、阆中市职业教育中心和阆中市建设工程职业技术学校。这三所学校在办学定位、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向上各有侧重,共同构建了覆盖师范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和建筑工程等领域的教育网络。其中,阆中师范学校以培养基础教育师资为主,职业教育中心侧重通用技能培训,建设工程学校则聚焦建筑行业人才培育。从硬件设施来看,三校均建有省级标准化实训基地,但职业教育中心在设备数量和实训工位上更具优势;师资方面,师范学校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超过40%,显著领先其他两校。近年来,各校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2%以上,尤其在本地文旅、制造和建筑行业的岗位适配性较强。

阆	中有哪些公办职业学校

一、学校概况与办学层次

阆中公办职业学校体系由三所机构组成,分别对应不同教育类型。阆中师范学校前身为1950年创建的川北公立师范学堂,2010年转型为五年制高职专科院校,现开设学前教育、艺术教育等8个专业,主要培养基础教育阶段师资。阆中市职业教育中心成立于2008年,整合原阆中二职中和成人技校资源,重点开展中职学历教育,设有电子技术、旅游服务等15个专业。建设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则始建于1978年,最初为建筑行业定向培养技术工人,2015年升级为省级重点中职,现有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等6个特色专业。

学校名称创办时间办学性质学历层次主管部门
阆中师范学校1950年全日制公办高职五年制大专南充市教育局
阆中市职业教育中心2008年综合性中职三年制中专阆中市教育局
建设工程职业技术学校1978年行业特色中职三年制中专省住建厅

二、专业设置与产业匹配度

三校专业布局紧密围绕阆中"文化旅游+工业制造"双轮驱动战略。师范学校重点打造学前教育专业群,与全市126所幼儿园建立实习合作关系;职业教育中心开设旅游服务与管理、烹饪工艺等文旅类专业,近三年为古城景区输送导游、酒店服务人员超800人;建设工程学校则针对閬中古城保护修复、工业园区建设需求,设置古建筑修缮、装配式建筑等特色专业。数据显示,2022年三校新增专业中,85%与阆中支柱产业直接相关,其中新能源汽车维修、电子商务等专业填补了区域技能人才空白。

学校骨干专业专业数量省级重点专业产业对接领域
师范学校学前教育、美术教育82基础教育、文旅创意
职业教育中心旅游服务、电子技术153文旅服务、智能制造
建设工程学校建筑工程、造价管理62城市建设、古建保护

三、师资力量结构对比

师资队伍建设呈现差异化特征。师范学校依托百年师范教育底蕴,拥有正高级讲师12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达65%,并聘请5名高校教授担任客座导师;职业教育中心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专业教师中具备企业实践经历者占78%,另建有26人的兼职教师库;建设工程学校与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师资共培,建筑类专业课教师全部持有一级建造师资格。值得注意的是,三校高级职称教师平均年龄分别为42.3岁、47.8岁和51.2岁,反映出不同发展阶段的师资结构特点。

指标师范学校职业教育中心建设工程学校
专任教师总数186人245人102人
高级职称占比38.7%22.4%18.6%
硕士以上学历65%32%12%
双师型教师45%78%62%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实训基地建设投入持续加大。职业教育中心2021年获中央财政支持1200万元,建成智能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两大实训中心,设备总值达3800万元;建设工程学校依托省级财政专项,打造装配式建筑实训工坊,配备BIM建模室和工程测量实训场;师范学校则重点建设幼儿保育实训中心,模拟幼儿园真实场景。三校中,职业教育中心实训设备台套数最多(4200台),建设工程学校单价5万元以上大型设备占比最高(35%),师范学校信息化教学设备配置最优。

五、升学就业质量分析

升学渠道呈现多元化趋势。2022年三校毕业生升学率达67.8%,其中师范学校95%毕业生通过对口单招升入西华师范大学等本科院校,职业教育中心学生通过"技能高考"进入高职比例为48%,建设工程学校与四川建院联合培养"3+2"学制学生占比32%。就业方面,本地吸纳率稳定在65%-75%区间,旅游业、制造业和建筑业成为主要就业方向。值得关注的是,三校均建立就业质量跟踪机制,首次就业平均月薪较五年前增长42%,专业对口率提升至81%。

六、社会服务能力评估

各校积极拓展社会培训功能。职业教育中心年均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超5000人次,涉及家政服务、电商运营等12个项目;建设工程学校承担全市建筑工人继续教育,年培训量达3000人次;师范学校则主导幼儿园教师国培计划,近三年培训幼师1800余名。此外,三校联合组建"阆苑工匠"技术服务队,为本地企业提供技术攻关服务,累计解决生产难题140余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千万元。

七、产教融合实施路径

校企合作模式不断创新。职业教育中心与保宁醋公司共建"厂中校",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对接;建设工程学校引入四川九洲建设集团设立企业订单班,联合开发装配式建筑课程标准;师范学校与12所幼儿园建立"双导师制",实践课程由园长和高校教授共同指导。三校共建共享型实训基地被纳入阆中经济开发区配套项目,预计2024年投入使用后可满足每年3000人次实训需求。

八、发展瓶颈与突破方向

当前面临三大挑战:一是专业结构与产业升级存在时滞,新能源、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人才培养不足;二是师资队伍高层次引进困难,特别是缺乏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带头人;三是实训设备更新资金压力大,部分专业设备迭代速度跟不上技术进步。建议强化三个方面:深化"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机制,建立产业人才需求预警系统;实施"候鸟专家"计划柔性引进高端人才;探索设备租赁共享模式降低更新成本。

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加速推进,阆中公办职业学校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通过优化专业布局、创新育人模式、强化社会服务,三校有望在文化遗产保护、绿色低碳发展等特色领域形成品牌优势,为川东北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未来需重点关注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教育变革,在智慧校园建设、虚拟仿真教学等方面加大投入,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