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东星航空旅游学院郫县校区是西南地区航空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依托成都郫都区区位优势与产业资源,构建了以航空服务、旅游管理为核心的特色教育体系。校区占地约800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配备波音737实体飞机模拟舱、CCAR-141航校标准飞行模拟训练中心等高端教学设施,形成"空乘-地勤-机务-旅游"全链条人才培养模式。现有在校生规模超1.2万人,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其中80%进入民航系统或旅游相关领域,与四川航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等30余家企业建立深度校企合作。
一、区位与基础设施优势
校区位于成都郫都区犀浦镇,紧邻天府大道北延线与地铁6号线,距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仅45分钟车程。周边聚集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资源,形成职教-普教联动发展格局。
指标项 | 郫县校区 |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广汉) |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
---|---|---|---|
占地面积 | 800亩 | 1100亩 | 780亩 |
航空模拟舱数量 | 4台(含A320/B737机型) | 6台 | 3台 |
校企合作单位 | 32家(含8家航空公司) | 45家 | 38家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开设航空服务、飞机机电设备维修、民航安全技术管理等12个核心专业,构建"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双证培养体系。重点专业课程包含:
- 航空服务英语(ICAO标准培训)
- 客舱设备操作实务(VR模拟教学)
- 航空安保实务(与机场安检部门联合开发)
- 无人机应用技术(AOPA考证培训)
专业方向 | 核心课程 | 职业资格证书 | 对口岗位 |
---|---|---|---|
航空服务 | 客舱服务礼仪、应急处置演练 | 民航客运员资格证 | 空中乘务员/值机员 |
飞机维修 | 航空发动机原理、航线维护实训 | CCAR-147维修执照 | 机务工程师/航材管理员 |
航空物流 | 航空货运代理实务、危险品运输 | 航空物流师 | 机场货运调度/跨境电商运营 |
三、师资结构与教学创新
现有专任教师420人,其中具有民航行业背景的"双师型"教师占比65%,硕士以上学历达78%。创新实施"三段式"培养模式:
- 基础年:在校理论学习+虚拟仿真训练
- 提升年:企业轮岗实习+岗位技能认证
- 就业年:定向培养+带薪顶岗实习
师资类型 | 人数 | 行业经验年限 | 持证情况 |
---|---|---|---|
民航退休专家 | 35人 | 平均15年 | 持有局方监察员资质 |
企业兼职导师 | 68人 | - | 具备民航特有工种资格 |
海归教师 | 22人 | - | FAA/EASA认证培训经历 |
四、产教融合实践平台
投资1.2亿元建设"航空服务全流程实训中心",涵盖值机、安检、贵宾服务等12个实训模块。与四川航空共建"川航定制班",实施"3+3"培养计划(3年校内学习+3年企业轮岗)。
五、学生管理与职业发展
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模式,日均开展早操训练、形体课程。建立职业发展追踪系统,近五年毕业生晋升路径显示:
- 入职1-3年:见习乘务员→普通乘务员
- 3-5年:头等舱乘务员→区域乘务长
- 5年以上:专职培训师/质量管理岗位
六、国际交流合作
与加拿大卡纳多学院共建"中加航空英语中心",开发ICAO英语强化课程。每年选派50名优秀生赴阿联酋CAA认证机构深造,国际就业方向覆盖迪拜机场、卡塔尔航空等企业。
七、社会服务能力
年均开展民航特有工种培训3000人次,为西部机场集团定制"智慧机场"人才培训方案。承接中国民用航空局西南地区安全员复训项目,培训通过率连续三年保持98%以上。
八、发展挑战与对策
当前面临民航业智能化转型压力,需加强:
- 人工智能技术在空管培训中的应用
- 新能源飞机维修技术储备
- 空港经济区产教联合体建设
成都东星航空旅游学院郫县校区通过"专业根植产业、教学融入场景"的办学实践,已形成西部民航职教标杆。其"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有效破解航空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但在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国际化标准对接等方面仍需持续突破。未来需把握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扩容机遇,深化"智慧民航"专业群建设,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