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市建设职业中专学校是四川省内具有显著影响力的中等职业教育机构,自1984年建校以来,始终以“服务城市建设、培育技术人才”为核心目标。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该校依托建筑、机械、电子等特色专业群,构建了“产教融合、工学一体”的育人模式。学校现开设18个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占比超60%,与百余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通过“现代学徒制”“订单班”等创新模式,学校实现了教育链与产业链的精准对接,为成都乃至西南地区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成都市建设职业中专学校前身为成都市建筑工程学校,2004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现名,2012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学校以“建设现代工匠摇篮”为使命,聚焦建筑、智能制造、信息技术三大产业领域,形成“专业+产业”双轮驱动的办学格局。
时间节点 | 重大事件 | 办学成果 |
---|---|---|
1984年 | 建校,隶属成都市建工局 | 首批开设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 |
2008年 | 迁入现校区,占地120亩 | 实训基地面积扩大至8000㎡ |
2018年 | 入选“四川省优质中职学校” | 新增智能建造、装配式建筑等专业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了“主体专业+新兴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重点打造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机械加工技术等核心专业,同时增设新能源汽车、智慧城市管理等前沿方向。课程体系采用“三阶递进”模式:基础技能→专项技术→综合应用。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校企合作企业 | 对口升学率 |
---|---|---|---|
土木建筑类 | 建筑工程施工、建筑装饰 | 中国五冶、成都建工 | 82% |
装备制造类 | 数控技术应用、机电一体化 | 西门子(中国)、成飞集团 | 75% |
信息技术类 | 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应用 | 华为技术、京东方 | 68% |
对比分析:相较于同类院校,该校在装配式建筑、BIM技术等新兴领域的专业覆盖率高出15%,校企合作企业中世界500强占比达40%。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学校实施“双师素质提升计划”,要求专业教师每年至少完成1个月企业实践。现有专任教师156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8%,“双师型”教师占比72%。教学资源库涵盖3000GB数字化课程资源,建有虚拟仿真实训平台8个。
指标项 | 成都市建设职高 | 四川省平均水平 | 全国示范校均值 |
---|---|---|---|
生师比 | 14:1 | 18:1 | 15:1 |
硕士以上学历教师 | 45% | 32% | 41% |
技师/高级工证书教师 | 63% | 48% | 55% |
数据表明,该校在师资结构优化方面领先于省级平均水平,尤其在技能型教师储备上具备显著优势。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学校投入1.2亿元建设智能化实训中心,包含建筑VR实验室、智能制造车间等12个高标准实训场所。设备总资产值达8500万元,人均实训设备值超2.5万元,居省内中职学校前列。
实训类型 | 设备数量 | 合作企业投入 | 年实训人次 |
---|---|---|---|
建筑信息建模(BIM) | 50台图形工作站 | 广联达科技捐赠软件许可 | 1200人次/年 |
数控加工 | 30台数控机床(含5轴联动) | 沈阳机床提供技术支持 | 800人次/年 |
智能建造 | 2套装配式建筑模拟系统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联合开发 | 600人次/年 |
横向对比:该校实训设备新度系数(0.72)高于全国中职均值(0.58),特别是在智能建造领域的设备配置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五、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学校构建“四层递进”合作模式: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产业学院。与龙头企业共建“中建西部建设学院”“西门子自动化学院”等实体化合作平台,近三年累计输送实习生2300余人。
合作模式 | 参与企业 | 覆盖专业 | 近3年成果 |
---|---|---|---|
现代学徒制 | 四川路桥、中铁二局 | 道路桥梁/工程测量 | 培养学徒420人,留用率92% |
产业学院 | 腾讯云计算、施耐德电气 | 大数据技术、电气自动化 | 开发6门企业定制课程 |
技术研发 | 四川省建筑设计院 | 建筑装饰/古建筑修缮 | 完成3项传统工艺数字化项目 |
数据显示,该校订单培养学生占比达65%,较全省中职均值(42%)高出23个百分点。
六、学生发展与社会贡献
学校建立“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升学就业”三位一体发展路径。近五年获国家级技能大赛奖项27项,省级奖项145项。毕业生除直接就业外,升学率稳定在70%以上,主要进入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等本科层次职业院校。
年份 | 就业率 | 对口就业率 | 平均起薪 |
---|---|---|---|
2021 | 98.3% | 81.2% | 4200元/月 |
2022 | 98.7% | 83.5% | 4500元/月 |
2023 | 99.1% | 85.8% | 4800元/月 |
纵向对比:三年来对口就业率提升4.6个百分点,平均起薪增长率达14.3%,反映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七、社会服务与辐射效应
学校发挥资源优势开展社会培训,年均承接建筑类特种作业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项目30余个,覆盖1.2万人次。牵头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职教联盟”,与重庆建筑职院等机构实现课程互选、师资共享。
服务项目 | 年培训量 | 受益群体 | 政策支持 |
---|---|---|---|
“天府工匠”培育计划 | 800人次 | 中小企业技术骨干 | 省人社厅专项经费 |
乡村振兴建筑工匠培训 | 1500人次 | 农村建筑队成员 | 农业农村局购买服务 |
1+X证书试点 | 500人次 | 在校学生及企业员工 | 教育部第四批试点单位 |
通过量化数据可见,该校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技能供给站”作用,尤其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成效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