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长虹职业技术学校有多少人(四川长虹职校人数)

四川长虹职业技术学校有多少人(四川长虹职校人数)

四川长虹职业技术学校作为西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中等职业教育机构,其办学规模与在校生人数始终是衡量学校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根据近年公开数据显示,该校在校生总数维持在8000-10000人区间,其中全日制中职学生占比约90%,成人继续教育学员占10%。从历史数据来看,2018-2022年期间,学校通过优化专业结构、扩大校企合作,实现了年均3%-5%的招生增长率。值得注意的是,电子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重点专业学生占比从2019年的42%提升至2022年的58%,反映出学校主动对接区域产业需求的战略调整。

四	川长虹职业技术学校有多少人

在办学层次方面,学校形成了"三年制中专+五年一贯制高职+技能培训"的多元培养体系,其中五年制学生占比约15%,主要分布在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专业。区域分布上,川内生源占比78%,云贵陕等周边省份占15%,剩余7%来自东部沿海地区,这种布局既保障了本地化就业优势,又适度拓展了跨区域招生渠道。

统计维度 2019年数据 2021年数据 2023年预估
全日制在校生总数 7860人 8920人 9580人
重点专业学生占比 42% 53% 61%
校企合作订单班人数 1260人 2150人 2890人

一、历史沿革与规模演变

学校自1996年建校以来,历经三次重要扩招阶段:2005年突破3000人规模,2012年跨越5000人门槛,2018年实现八千人办学体量。近五年数据显示,年度招生规模从2018年的2400人增至2022年的3100人,但增长率由8.3%降至4.2%,反映出区域人口结构变化与普职比调整的双重影响。

二、专业结构与人数分布

当前开设的42个专业中,电子类、机械类、信息技术类专业累计占比达67%。其中智能设备运维专业从2019年新增至今,年均保持30%的扩招速度,2023年在校生已达820人。传统优势专业如机电一体化连续五年保持千人规模,而服装设计等专业因产业升级需求缩减至300人以下。

专业大类 2020年人数 2022年人数 增减幅度
电子信息类 2150 2890 +34.4%
机械制造类 1820 1980 +8.2%
现代服务类 1240 970 -21.8%

三、校区布局与容量配置

主校区位于绵阳市经开区,占地240亩,设计容量8000人,目前实际使用率达112%。2019年启用的涪城校区侧重技能培训,年均承接3000人次短期培训。正在建设的智能制造实训基地预计2024年投用,将新增1500个工学一体教学位。

四、生源结构特征分析

年龄构成显示15-17岁学生占89%,18岁以上社会生源占11%。性别比例方面,机械类专业男生占比高达92%,而幼师、会计等专业女生占比超过90%。值得关注的是,随迁子女比例从2018年的14%上升至2022年的23%,倒逼学校建立多语言教学支持体系。

五、师资配比与班级规模

现有教职工560人,生师比17:1,优于1:20的国家标准。但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占比仅68%,制约实践教学质量提升。平均班额45人,其中数控加工等热门专业达55人/班,而珠宝鉴定等特色专业维持30人/班的精品规模。

人员类别 数量 师生比 双师占比
专任教师 385人 1:19 65%
实训指导师 98人 - -
企业兼职教师 177人 - -

六、就业升学动态监测

2022届毕业生去向追踪显示,直接就业率78%(其中本地就业占63%),高职单招升学率17%,参军入伍及其他占5%。重点合作企业吸纳毕业生前三位分别为长虹集团(18%)、京东方(12%)、比亚迪(9%),反映出学校与产业链的深度绑定关系。

七、国际化办学探索

自2017年开展国际交流以来,累计培养泰国、老挝留学生127人,与德国工商会合作开展IHK证书培训项目,年均选派50名师生赴海外研修。但境外生源目前仅占在校生总数的1.2%,且集中在酒店管理、轨道交通等特定专业。

八、未来发展容量预测

按照《四川省职业教育扩容方案》,学校计划2025年前完成第三校区建设,新增学位3000个。结合区域制造业人才需求,预计智能制造、新能源等专业将保持8%以上的年增长率,而传统文科专业可能面临10%-15%的规模压缩。

通过对四川长虹职业技术学校多维度的人数分析可见,该校正处于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的关键转型期。在保持万人办学体量的同时,专业结构的动态调整、师资队伍的优化升级、产教融合的深化推进将成为未来五年的发展主线。随着新基建投资带来的实训条件改善,以及"技能四川"战略的政策红利释放,学校有望在稳定总体规模的基础上,实现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的实质性转变。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