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成都广播职业技术学院(成都广播学院)

成都广播职业技术学院(成都广播学院)

成都广播影视学院(原成都广播电视大学)是一所以传媒艺术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扎根成都,依托四川传媒产业优势,构建了以影视制作、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为核心的专业体系,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办学模式。作为西南地区传媒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院拥有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重点专业5个,与行业头部企业共建产业学院4所,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为央视、爱奇艺、腾讯等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人才。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学院通过“智慧广电”专业群升级和“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持续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和文化传播的能力。

成	都广播职业技术学院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院前身为1986年创建的成都广播电视大学,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高职院校,2019年更名为现名。

时间节点重大事件
1986-2004年成人高等教育阶段,开设远程教育试点
2004-2019年高职转型期,增设影视制作、动画设计等专业
2019年至今深化产教融合,建设“智慧广电”产业学院

二、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学院现有影视制作系、数字媒体系等6个二级学院,开设专业覆盖影视全产业链。

专业类别代表专业核心课程
影视制作类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摄影构图、非线性编辑、虚拟演播室技术
数字媒体类数字媒体技术三维建模、VR内容创作、AI辅助设计
艺术设计类影视动画原画设计、绑定渲染、运动规律
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模块”模式,实践课程占比达65%,与索尼、华为等企业共建课程28门。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学院实施“双师双能”提升计划,通过企业挂职、国际研修等方式优化师资结构。

指标类型数据对比行业均值
师生比1:141:18
高级职称占比42%35%
双师型教师78%60%
拥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建成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3门,校企联合开发活页式教材15部,校内实训室设备值超1.2亿元。

四、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

学院构建“岗课赛证”融通培养体系,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247项。

年份就业率对口率起薪(元)
202195.3%78.2%5200
202296.1%80.5%5400
202395.8%82.1%5600
毕业生主要进入影视制作、网络媒体、文化传播等领域,校企合作订单班覆盖率达70%,部分优秀学员参与《流浪地球2》《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影视项目制作。

五、科研与社会服务

学院近五年承担省部级教改项目12项,横向课题到账经费年均增长25%。

科研类型成果数量转化案例
省级课题8项“5G+超高清制播系统”应用于四川卫视
发明专利14项虚拟场景实时渲染技术授权给腾讯云
标准制定3项行业标准参与修订《影视灯光系统技术规范》
建设“影视技术应用”协同创新中心,为市县融媒体中心提供技术解决方案32项,年培训行业人员超5000人次。

六、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院与英国创意艺术大学、韩国东西大学等建立合作关系,开展“2+1+1”联合培养项目。

合作项目外方院校年度规模
数字媒体技术加拿大谢尔丹学院30人/届
影视特效制作新西兰媒体设计学院25人/届
动漫设计日本京都精华大学20人/届
留学生占比达3.2%,承接“中文传播”项目培训海外学员120余人次,输出自主开发的课程资源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七、校园建设与智慧化转型

学院投资2.3亿元建设影视科技园区,包含4K超高清演播馆、动作捕捉实验室等设施。

智慧校园指标2023年数据2020年数据
数字化教学覆盖率92%75%
在线课程资源1200门600门
物联网设备接入量8500台4200台
开发“智影”校园APP,集成考勤、设备预约、成绩查询等功能,实现教学管理全流程数字化。

八、发展挑战与战略机遇

当前面临影视行业技术迭代加速、生源结构性变化等挑战,需突破传统专业边界。

  • 挑战:虚拟现实技术普及倒逼课程体系重构
  • 机遇: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带来产业协同红利
  • 策略:重点布局元宇宙制作、AIGC应用等新方向
未来三年计划投入5000万元建设“数字影视创新工场”,深化与华为、京东方的战略合作,力争成为西部数字影视人才培养高地。

成都广播影视学院通过三十年积淀,已形成鲜明的产教融合特色。在“媒体融合、技术赋能”新时代,其“立足四川、辐射西南”的发展战略与区域文化产业需求高度契合。随着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推进,学院在影视科技研发、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等领域有望实现更大突破,为讲好中国故事贡献职业教育力量。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