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都江堰育英医养科技技工学校(都江堰育英医养技校)

都江堰育英医养科技技工学校(都江堰育英医养技校)

都江堰育英医养科技技工学校是四川省内聚焦“医养结合”特色的综合性职业技术学校,依托都江堰生态资源优势,构建了以健康护理、康复治疗、智能养老为核心的专业体系。学校采用“产教融合+工学交替”模式,与多家医疗机构、康养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形成“理论教学-实训操作-岗位实践”三位一体培养链条。校园占地约120亩,配备医学基础实验室、智能养老模拟舱、中医理疗实训中心等专业化设施,现有在校生规模超3000人,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2%以上,在西南地区同类院校中具备显著竞争力。

都	江堰育英医养科技技工学校

一、学校定位与核心优势

学校以“健康中国2030”战略为指引,专注培养医养复合型技能人才,形成三大差异化优势:

  • 地域资源:依托都江堰“三遗之城”生态基底,打造“康养+旅游”实训场景
  • 专业集群:构建“医疗护理、康复治疗、智慧养老”三位一体课程体系
  • 产教协同:与46家医疗机构、康养企业签订定向培养协议
核心指标 本校数据 行业平均水平
对口就业率 92.3% 85.6%
校企合作单位 46家 32家
实训设备价值 2800万元 1800万元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开设护理、康复技术、老年服务与管理等8个核心专业,其中智能养老装备技术专业为西南地区首创。课程体系采用“1+X”证书制度,覆盖23项职业技能认证,形成“基础能力+专项技能+跨界拓展”三级课程模块。

专业类别 核心课程 职业资格证书
护理专业 基础护理学、急救护理技术、中医护理技术 护士执业资格证、母婴护理专项证
康复技术 运动疗法技术、作业治疗技术、传统康复技术 康复治疗士资格证、保健按摩师证
智能养老 适老化设计、智能照护系统、老年心理评估 养老护理员证、智能家居运维证

三、师资结构与教学资源

学校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通过“临床医师进课堂、企业技师入实训”机制优化师资结构。现有专任教师146人,其中具有医疗行业经验的教师占比达65%,副高以上职称38人。

师资类型 人数 占比
临床医师兼职教师 42 28.7%
企业技术骨干 35 24.0%
双师型教师 93 63.7%

四、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投入1.2亿元建设“四中心一基地”实训体系,包括:

  • 医疗护理实训中心(含ICU模拟病房、手术室实训室)
  • 康复治疗实训中心(配备步态训练系统、经颅磁刺激仪)
  • 智能养老实训基地(集成物联网照护系统、适老化改造样板间)
  • 中药炮制研发中心(联合都江堰道地药材企业共建)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心肺复苏、老年跌倒防护等高危场景模拟教学,实训课程占比达总课时58%。

五、就业质量与职业发展

学校建立“就业跟踪-继续教育-创业扶持”全周期服务体系,近三届毕业生数据显示:

就业方向 2022届比例 2023届比例
三级医院就业 32% 29%
康养机构就业 41% 45%
医药企业就业 18% 17%
自主创业 9% 8%

六、社会服务能力

学校年均开展职业培训超5000人次,承担都江堰市养老机构护理人员轮训、退役军人康复技能培训等政府项目。建立“银发学堂”开展老年大学课程,开发《慢性病居家管理》《中医养生操》等社区教育项目,形成“学历教育+社会培训”双轮驱动模式。

七、发展挑战与应对策略

面对康养产业快速升级,学校存在三方面挑战:

  1. 智能化设备更新速度与教学迭代存在时间差
  2. 跨学科师资培养机制有待完善
  3. 区域康养产业波动影响就业岗位稳定性

应对措施包括:建设“智能医养设备实验室”提前储备技术;实施教师企业顶岗研修制度;深化“订单班”培养比例至60%以上。

八、未来发展规划

学校启动“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计划,重点推进:

  • 申报“智慧养老技术”省级重点专业
  • 建设川渝康养职教联盟共享实训平台
  • 开发国际康养人才培养标准(中日、中德方向)

计划到2025年实现在校生规模5000人,建成国家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打造西部医养职业教育标杆品牌。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