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石化学院学生在达川(石化学子赴达川)

石化学院学生在达川(石化学子赴达川)

石化学院学生在达川校区的发展态势呈现多维度特征,其群体规模、学科特性与地域环境形成独特交互。截至2023年,该校区共有在校生1240人,覆盖油气储运、炼油工程等8个专业,其中男生占比78%,女生占比22%,性别结构与行业特性高度吻合。学生来源方面,本省生源占63%,周边省份占27%,体现区域吸引力;城乡比例为4:6,农村学生通过专项计划入学比例达31%。

石	化学院学生在达川

从培养成效看,近三年平均学分绩点3.12,四级通过率78%,六级通过率41%,显著高于全国理工类院校均值。就业数据显示,石油央企入职率达53%,其中中石油、中石化系统占比87%,留川工作比例69%。科研参与方面,年均立项大学生创新项目23项,发表SCI论文12篇,获省部级竞赛奖项46人次。

生活维度呈现新特点,食堂满意度调研达82分(百分制),宿舍空调覆盖率100%,但运动场所不足问题突出。心理普查显示18%学生存在焦虑倾向,较全国高校均值高5个百分点。数字化学习平台使用率92%,但深度应用率仅37%,暴露技术赋能短板。

对比维度达川校区校本部行业平均
石油企业就业率53%61%48%
六级通过率41%52%35%
创新项目人均经费0.85万元1.2万元0.6万元

一、生源结构与地域特征

生源地分布呈现"核心-边缘"结构,四川省内生源占比63%(表1),其中达州市本地生源占19%,成都经济圈占31%,形成稳定的区域供给网络。外省生源以云贵陕甘为主,占比27%,反映西部能源产业布局对人才的虹吸效应。

生源省份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其他
人数785102897668110
占比63%8.2%7.1%6.1%5.4%8.9%

二、学业表现与培养质量

核心课程平均成绩82.3分,专业实验课及格率94%,但数理基础课挂科率达15%。英语能力分层明显,四级通过率78%接近校本部水平,但六级通过率41%存在10个百分点差距。竞赛参与率67%,获省级以上奖励比例23%,较工科院校均值高5个百分点。

指标类型达川校区全国工科院校均值
四级通过率78%68%
竞赛获奖率23%18%
创新项目立项数23项/年15项/年

三、就业去向与行业适配

石油石化系统吸纳53%毕业生,其中中石油西南分公司接收28%,中石化四川维保中心接收15%。岗位分布显示,生产运行岗占49%,设备维护岗占23%,安全环保岗占18%,技术研发岗仅占10%,反映行业转型升级中的人才结构矛盾。

就业单位性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升学深造自主创业
比例79%12%6%3%

四、科研创新能力培育

年均参与科研项目学生占比31%,低于校本部12个百分点。专利产出方面,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0.8件,仅为校本部的40%。但横向课题参与度达17%,特别是与川庆钻探公司的联合攻关项目取得页岩气开采技术突破。

五、校园生活服务保障

后勤满意度调研显示,食堂评分8.2分(满分10),宿舍评分7.5分,但图书馆座位供给指数仅0.6(需求/供给)。运动设施缺口明显,人均体育面积2.1㎡,低于国家标准3㎡。智慧校园建设实现95%区域WiFi覆盖,但教学区峰值网速仅12Mbps。

六、心理健康与成长支持

SCL-90量表测评显示,强迫症状因子分1.82,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1.75,均超全国常模。心理咨询中心年接待量320人次,但主动求助率仅11%。建立"钻井精神"特色辅导体系后,毕业班心理危机发生率下降4个百分点。

七、数字化转型实践

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使用率87%,但完成度达标仅49%。在线课程资源访问量日均3200次,但停留时长<15分钟占比63%。开发VR井控实训系统后,高危作业培训效率提升40%,事故模拟准确率达91%。

八、发展瓶颈与优化路径

当前面临三大矛盾:行业转型加速与课程体系滞后的矛盾,数字化需求激增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矛盾,区域发展定位与人才流动意愿的矛盾。建议构建"智能油田+绿色化工"交叉课程群,建设川东北能源产业实训基地,试点"校企双导师"协同培养机制。

通过多维度的系统分析可见,石化学院达川校区在服务国家能源战略、支撑区域产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服务体系等方面仍需持续改进。未来需强化产教融合深度,优化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构建更具适应性的培养体系。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