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遂宁川教职业学院(遂宁川教职院)

四川遂宁川教职业学院(遂宁川教职院)

四川遂宁川教职业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位于观音文化之乡遂宁市。学院以“立足川中、服务成渝、辐射西部”为定位,聚焦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人才培养,形成以教育、护理、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为骨干的专业体系。校园占地800余亩,现有在校生规模约1.2万人,教职工600余人。近年来,学院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模式推进内涵建设,但在区域竞争力、科研能力及社会影响力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

四	川遂宁川教职业学院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院前身为1998年成立的遂宁师范学校,2019年升格为高职院校,2021年通过教育部备案评估。办学定位强调“地方性、职业性、开放性”,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重点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需求。

关键指标内容
建校时间1998年(高职始于2019年)
主管部门四川省教育厅
办学层次专科
校区数量1个主校区+2个实训基地

二、专业设置与学科布局

学院设教育学院、护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等6个二级学院,开设专业覆盖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中的18个专业类。其中,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校级特色专业5个。

专业类别代表专业就业率
教育类学前教育、早期教育98.7%
医护类护理、康复治疗技术96.5%
信息技术类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应用94.2%
装备制造类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92.8%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现有专任教师480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28%,硕士以上学历占比65%。建有省级精品在线课程3门,校内外实训基地42个。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
正高职称326.7%
副高职称9820.4%
中级职称21043.8%
博士学历153.1%
硕士学历31265%

四、科研与社会服务

近五年累计立项省市级课题45项,横向技术服务到账经费年均增长18%。与京东方、科伦药业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3个,开展技术培训年均超万人次。

科研指标数据
专利授权量23项(2023年)
纵向科研经费185万元(2023年)
技术交易额76万元(2023年)
社会培训人次12,400人(2023年)

五、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202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5.6%,对口就业率78.3%。专升本录取率连续三年保持在12%以上,主要升学院校包括西华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等。

就业方向比例
制造业32.1%
教育行业28.4%
医疗行业19.8%
信息技术服务业14.7%
自主创业5%

六、基础设施与信息化建设

校舍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1.2亿元。建成万兆主干校园网,数字资源总量达20TB,但智慧教室覆盖率仅45%,低于全省高职平均水平。

项目川教职院省内平均成渝同类院校
生均教学设备值8,500元9,200元10,500元
电子图书册数45万册52万册60万册
智慧教室比例45%58%65%

七、区域竞争与发展机遇

在川中地区5所高职院校中,川教职院教育类专业实力居首,但工科专业弱于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等老牌院校。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学院在养老护理、电子信息等领域面临新机遇。

对比维度川教职院排名
教育类专业实力第1位
科研经费总量第4位
毕业生起薪水平第3位
省级教学成果奖0项(待突破)

八、挑战与改进方向

  • 师资结构:缺乏高水平专业群带头人,企业兼职教师比例不足15%
  • 产教融合:订单培养规模仅占毕业生总数8%,远低于全国高职平均15%水平
  • 国际化:留学生占比不足0.3%,国际交流项目覆盖率低于10%
  • 社会服务:年非学历培训收入仅占教育事业收入的5%,创收能力待提升

四川遂宁川教职业学院作为区域性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就业质量等方面已形成特色优势,但需在师资优化、产教深度融合、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持续发力。未来应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重点打造康养护理、智能制造等专业集群,同时加强与头部企业的合作广度,提升科研反哺教学的能力。通过深化“三教”改革、完善激励机制等措施,有望在5年内跻身四川省高职院校第二梯队。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