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技师工贸技师学院是四川省内具有鲜明特色的职业院校,以“技工教育+产业融合”为核心模式,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院依托成都市产业布局,构建了涵盖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等领域的专业体系,并与京东方、富士康等龙头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其“双元制”教学模式和“1+X”证书制度成效显著,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企业满意度超95%,在区域职业教育中具有示范作用。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院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成都技工学校,2016年经整合升格为技师学院,现由成都市人社局直接管理。作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学院以“立足成都、服务成渝、辐射西部”为定位,重点面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
时间 | 发展阶段 | 关键事件 |
---|---|---|
1958-2000年 | 基础建设期 | 完成机械加工、电工电子等传统专业体系搭建 |
2001-2015年 | 转型提升期 | 引入德国双元制课程,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
2016年至今 | 高质量发展期 | 获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院现有智能制造、数字商贸、信息技术等6个二级学院,开设32个预备技师专业和25个高级工专业。其中,数控加工、工业机器人应用等专业被列为四川省重点建设专业。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校企合作企业 | 证书获取率 |
---|---|---|---|
智能制造 | 数控加工、工业机器人 | 西门子、哈工大机器人集团 | 97.2% |
数字商贸 |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 京东亚洲一号、顺丰 | 94.5% |
信息技术 | 大数据应用、网络安全 | 华为、腾讯云 | 91.8% |
三、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现有专任教师42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8人,副高级职称157人。通过“校企互聘”机制,聘请企业技术骨干236人担任兼职教师。
指标 | 成都技师工贸 | 四川同类院校均值 | 全国百所示范校均值 |
---|---|---|---|
高级职称占比 | 37.3% | 28.6% | 32.1% |
双师型教师比例 | 89.2% | 76.4% | 81.5% |
企业实践周期 | 每年≥40天 | 每年≈25天 | 每年≥30天 |
四、教学设施配置
学院建有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8大实训中心,设备总值达2.3亿元。其中,智能工厂实训基地被认定为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配备价值800万元的工业4.0生产线。
五、产教融合实践
与京东方共建“光电技术产业学院”,实行“0.5年在校学习+1.5年轮岗实训”培养模式。近五年累计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1.2万人次,订单班覆盖率达78%。
六、学生发展路径
毕业生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约65%进入制造业企业技术岗位,22%选择升学深造,13%自主创业或灵活就业。学院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12个,年均孵化创新创业项目30余项。
七、社会服务能力
面向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年培训量突破1.5万人次。承接企业员工技能提升项目,为162家规上企业定制培训方案,助推“技能成都”建设。
八、质量保障体系
构建“教学诊断与改进”闭环系统,设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引入第三方质量评估机构。近三年教学事故率控制在0.3‰以下,用人单位投诉率下降至1.2%。
成都技师工贸技师学院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双师建设、创新培养模式,形成了“产业需求导向、能力本位核心、终身发展贯通”的育人体系。其“校中厂+厂中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学分银行”制度创新,以及“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双轮驱动机制,为西部地区职业院校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样本。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推进,学院正加速向“国内一流、国际知名”职业技术大学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