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北川职业学院(北川职院)

北川职业学院(北川职院)

北川职业学院作为四川省羌族聚居区首所公办高职院校,承载着灾后重建、民族文化传承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双重使命。学院立足北川羌族自治县,依托"中国羌绣之乡"文化资源优势,构建起以民族文化、生态农业、智慧旅游为核心的特色专业体系。通过"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产教融合模式,形成"羌文化+现代服务业"的人才培养特色,近三年毕业生留川就业率达82%,其中76%服务于乡村振兴与文旅产业。

北	川职业学院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院前身为2011年组建的北川羌族自治县职业中学,2020年经四川省政府批准升格为高职院校。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唯一高职院校,确立"羌文化传承创新基地、西部乡村振兴人才摇篮"的办学定位,形成"根植羌乡、德技并修"的校训体系。

关键指标2015年(中职)2023年(高职)
在校生规模1800人5200人
专任教师数98人286人
实训基地数量12个48个

二、专业集群建设

构建"羌文化+现代服务"专业矩阵,重点建设民族文化传承、生态农业技术、智慧旅游管理三大专业群。其中羌绣设计与工艺专业实现全国首个羌绣方向本科贯通培养,与四川美术学院建立"2+2"联合培养机制。

专业群核心专业校企合作单位2023届就业率
民族文化传承羌绣设计与工艺、民族表演艺术北川羌绣协会、绵虒羌寨景区97.3%
生态农业技术茶叶生产加工、中药材种植羌山雀舌茶业、本草堂药业92.8%
智慧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数字媒体技术九皇山景区、携程旅行网95.6%

三、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羌山学者"引育计划,建立"非遗传承人+企业技师+博士教师"三元结构师资团队。现有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柔性引进羌绣国家级传承人4名,双师型教师占比达78%。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2023年增量
高级职称教师112人39%+26人
硕士以上学历189人66%+41人
双师型教师223人78%+58人

四、教学改革实践

推行"羌寨课堂"教学模式,在23个传统村落设立实践教学点。开发《羌族建筑营造技艺》《羌医药炮制技术》等特色活页式教材,建成省级精品在线课程8门,获评国家规划教材2部。

五、科研与社会服务

近三年承担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47项,其中"羌绣纹样数字化保护"项目获省哲社优秀成果奖。年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超3000人次,主导制定《羌族刺绣工艺技术规范》等行业标准3项。

六、国际交流合作

与意大利佛罗伦萨艺术学院共建"羌文化国际传播中心",开发双语版《羌族文化读本》。招收老挝、缅甸留学生42名,开展"羌绣+跨境电商"国际化人才培养试点。

七、校园文化建设

建成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涵盖释比文化馆、羌绣工坊等12个主题场馆。创设"羌历新年""祭山节"等传统节日体验课程,学生社团孵化出《云上的羌寨》沉浸式演艺项目。

八、发展挑战与对策

面临高原地区人才引进难、产教融合深度不足等挑战。计划通过"云端资源库"建设破解地理限制,与成都平原城市群共建"校中园"产业学院,探索"季节对调式"实习新模式。

北川职业学院通过差异化发展路径,在民族文化传承与职业教育现代化结合方面形成示范效应。其"校寨协同"育人模式为民族地区高职教育提供了可复制经验,但需在数字化转型和国际化标准对接方面持续突破,方能实现从特色院校向标杆院校的跨越。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