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蓬安县职业高级中学作为川东北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自1983年建校以来,始终以“厚德强技、知行合一”为办学理念,构建了涵盖现代农业、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的职业教育体系。学校占地120亩,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3200余人,开设12个重点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与京东、比亚迪等20余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对口升学率达78%,形成“升学有优势、就业有保障”的办学特色。
一、学校概况与基础设施
蓬安县职业高级中学坐落于嘉陵江畔,总投资2.3亿元的新校区于2020年全面投入使用。校园规划采用“教学区-实训区-生活区”三轴联动布局,配备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现代农业大棚、汽车维修实训楼等专业化场地。
类别 | 面积(㎡) | 设备价值(万元) | 容纳人数 |
---|---|---|---|
实训车间 | 18,000 | 3,200 | 800人 |
图书馆 | 6,500 | 800 | 500人 |
运动场馆 | 22,000 | - | 3,000人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基础平台+专业方向+技能拓展”三级课程体系,重点打造电子商务、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三大品牌专业。其中电子商务专业与京东共建“校园云仓”,实现“理论+实操+运营”一体化教学。
专业类别 | 核心课程 | 职业技能证书 | 合作企业 |
---|---|---|---|
现代农业技术 | 植物保护、农业物联网 | 农艺工(中级) | 中化农业、隆平高科 |
数控技术应用 | CAD/CAM、精密加工 | 数控车工(高级) | 吉利集团、成都飞机工业 |
旅游服务与管理 | 导游实务、酒店管理 | 导游资格证 | 华侨城、洲际酒店 |
三、师资队伍建设
现有教职工186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68%,聘请企业技术骨干32人担任兼职教师。实施“名师工作室”计划,培育省级学科带头人4名,市级骨干教师15名。
职称结构 | 占比 | 企业实践经历(月) | 专利/成果 |
---|---|---|---|
正高级教师 | 12% | 48 | 6项 |
一级教师 | 35% | 36 | 12项 |
二级教师 | 45% | 24 | - |
企业兼职教师 | 8% | - | 技术改造方案3项 |
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推行“2.5+0.5”分段式培养,即2.5年在校学习+0.5年顶岗实习。与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开展“3+2”中高职衔接,年均输送120名学生。开发《岗位能力图谱》将42个岗位分解为168项技能点。
- 现代学徒制覆盖8个专业,订单培养学生占比37%
- “1+X”证书试点涉及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5个领域
- 近三年学生获省级技能大赛奖项23项,其中一等奖4项
五、产教融合实践
建成“前校后厂”式实训基地,引入四川燕京啤酒、蓬安农机公司等企业设备价值超千万元。与京东合作的“电商直播人才孵化中心”年培训量达1200人次。
合作模式 | 参与专业 | 设备投入(万元) | 年培训量 |
---|---|---|---|
厂中校 | 机械制造 | 680 | 300人 |
订单班 | 电子技术 | - | 150人/年 |
产学研联合体 | 现代农业 | 240 | 500人次 |
六、学生发展路径
构建“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升学就业”三维发展通道。2022年毕业生中,直接就业学生平均起薪达4200元/月,专升本录取率较五年前提升18个百分点。
- 就业地域分布:成都58%、重庆22%、本地15%、其他5%
- 对口就业率:机械制造类89%、信息技术类82%、服务类76%
- 创业扶持:年均孵化项目12个,最高获省级专项资助50万元
七、社会服务能力
年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2000人次,承接县域企业员工技能提升项目15个。开发的《川东北特色农产品电商营销》课程被纳入省级培训资源库。
培训类型 | 年培训量 | 主要客户 | 创收(万元) |
---|---|---|---|
职业技能鉴定 | 1800人 | 人社局、农业农村局 | 85 |
企业定制培训 | 600人 | 燕京啤酒、碧桂园 | 120 |
社区教育 | 4000人次 | 周边乡镇居民 | 35 |
八、发展挑战与对策
面对产业升级加速和职教高考改革,学校存在专业动态调整滞后、数字化资源库建设不足等问题。计划未来三年投入1500万元建设虚拟仿真实训中心,与本科院校共建“3+4”贯通培养项目。
通过深化“岗课赛证”融通改革,加强教学诊断与改进,力争到2025年实现省级优质职业院校创建目标,为川东北经济区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