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遂宁大英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位于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的公办高职院校,依托地方产业需求构建专业体系,以“产教融合”为核心办学特色。学院聚焦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开设护理、机械加工、信息技术等骨干专业,与京东方、比亚迪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近年来,学院通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升级,逐步形成“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然而,受限于区位经济水平和生源质量,其在高端产业对接、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院前身为1985年创建的县级职业中学,2007年经四川省政府批准升格为高职院校,2019年整体迁入新校区。当前定位为“区域性应用型高职标杆校”,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人才需求,重点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时间节点 | 重大事件 | 发展目标 |
---|---|---|
2007-2015 | 专业扩张期,增设护理、电子商务等12个专业 | 构建多学科基础框架 |
2016-2020 | 投入1.2亿元建设智能制造实训中心 | 强化产教融合硬件支撑 |
2021至今 | 与成都工业学院开展“3+2”专升本联合培养 | 打通学历提升通道 |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现设6个二级学院,覆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护健康等34个专科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建成《数控编程与加工》《Web前端开发》等精品在线课程17门。推行“岗位导向+证书融通”课程改革,毕业生双证获取率达92%。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合作企业 | 对口就业率 |
---|---|---|---|
装备制造 | 数控技术、模具设计 | 比亚迪、京东方 | 89% |
信息技术 | 大数据技术、云计算 | 华为、中软国际 | 82% |
医护健康 | 护理、康复治疗 | 大英县人民医院 | 95% |
三、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现有教职工460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1%,“双师型”教师比例达65%。实施“企业工程师进课堂”计划,聘请行业专家42人担任兼职导师。但教授博士占比(12%)低于全省高职平均水平(18%),青年教师企业实践时长达标率仅78%。
指标类型 | 遂宁大英职院 | 四川高职均值 | 差距分析 |
---|---|---|---|
高级职称占比 | 31% | 38% | 需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 |
双师型教师比例 | 65% | 59% | 具备显著优势 |
生师比 | 18:1 | 16:1 | 教学资源相对紧张 |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建有总面积3.2万平方米的实训大楼,包含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6大实训中心。设备总值1.8亿元,其中工业机器人、CT影像机等先进设备占比35%。与本地企业共建“厂中校”3个,但虚拟仿真实训室覆盖率仅40%,低于国家示范校标准。
五、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近三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4%以上,本地就业占比68%。2023年专升本录取率12.5%,较2019年提升4个百分点。创业孵化基地累计培育项目87个,但年营收超百万的仅3家。用人单位满意度达86%,核心问题集中在“创新能力不足”。
六、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
近三年纵向课题立项43项,技术交易到款额年均增长21%。组建“锂电材料检测”“智能仓储物流”等5个技术服务团队,为射洪锂电产业园等提供检测服务200余次。但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5件)仅为省内同层次院校均值的60%。
七、挑战与发展机遇分析
- 挑战:生源质量下滑(2023年新生高考平均分低于省控线52分)、产业升级加速导致专业适配滞后、财政拨款增速放缓
- 机遇: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带动人才需求、遂宁市打造“锂电之都”产业规划、职业教育法修订带来的政策红利
- 关键路径:深化“现场工程师”培养模式改革,建设跨区域产业学院
八、横向对比与提升方向
相较于川内同类院校,大英职院在产教融合深度、本地就业贡献度方面表现突出,但在高端人才储备、技术研发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短板。未来需重点推进三项改革:建立“专业群+产业链”动态调整机制、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构建“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