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资中双龙职高(资中双龙职校)

资中双龙职高(资中双龙职校)

资中双龙职高作为四川省资中县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办学实体,近年来通过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专业布局、强化技能培养,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学校以“升学与就业双向赋能”为核心目标,构建了涵盖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专业体系,并与多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师资队伍方面,通过引进行业专家和实施教师轮岗培训机制,形成“理论+实践”双师型教学团队。硬件设施上,校内实训基地覆盖主要专业群,同时与校外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场景。学生管理采用“德育积分+技能认证”双重评价体系,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对口升学率逐年提升。然而,学校在品牌辐射力、高端设备投入、课程数字化程度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需进一步突破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瓶颈。

资	中双龙职高

一、学校概况与发展历程

资中双龙职高前身为1985年创建的双龙农业中学,2008年经省教育厅批准转型为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校园占地120亩,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现有在校学生2300余人,开设12个专业方向。学校先后获得“省级重点职高”“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示范学校”等称号,2022年被纳入四川省“三名工程”建设单位。

年份在校生规模专业数量校企合作单位
20181850人8个23家
20212150人10个35家
20232320人12个47家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基础平台+专业集群”课程架构,重点打造智能制造、电子商务、老年护理三大特色专业群。其中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与本地机械产业园联合开发“订单班”培养模式,课程包含德国双元制课程模块;电子商务专业引入直播电商实战项目,实现“教室-直播间-仓储”三位一体教学场景。

专业类别核心课程实训设备价值对口就业率
智能制造数控编程、CAD建模、工业机器人操作850万元94%
信息技术网络搭建、大数据处理、UI设计620万元89%
现代服务茶艺服务、康复护理、物流管理480万元86%

三、师资结构与教学能力

教师队伍呈现“金字塔型”结构,高级职称占比38%,双师型教师达65%。学校实施“青蓝工程”和“企业导师驻校计划”,每年选派20名教师赴沿海企业实践,同时聘请12名行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2023年师生技能大赛获奖数量创历史新高,省级以上奖项较五年前增长3倍。

教师类别人数占比年均培训时长
正高级教师187.5%60小时
双师型教师11549.5%80小时
企业兼职导师4218.2%-

四、人才培养与升学就业

学校推行“学历证书+X技能等级证”制度,近三年毕业生获取双证比例达97%。升学渠道方面,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建立“3+2”贯通培养项目,2023年高考本科上线率较2019年提升15个百分点。就业服务构建“三级推荐体系”,重点合作企业提供岗位与毕业生比达1.8:1。

五、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学校与资中经开区管委会共建“园校融合”实训中心,引入6条生产线用于教学实践。与京东西南分公司合作开发“智慧物流”课程包,实现教学过程与业务流程同步。2022年牵头成立成渝双城职教联盟机械制造分会,联合开发《精密加工技术》等5门区域共享课程。

六、学生管理与德育创新

实行“军事化管理+学分银行”制度,开发包含工匠精神、创新创业等6大模块的德育课程体系。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创客空间”,近三年学生获国家专利17项。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配备专职咨询师3名,建立“班级-年级-学校”三级预警机制。

七、设施设备与信息化建设

累计投入3200万元建设实训基地,其中智能制造实训中心按“工业4.0”标准打造。建成覆盖全校的5G智慧校园网络,开发专业课程资源库,拥有虚拟仿真实训室4间。图书楼藏书量达12万册,电子资源访问量年均增长40%。

八、社会服务与辐射效应

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5000人次,为县域企业定制技术改造方案37项。承办省级职业技能大赛4次,输出优秀指导教师8名。与云南、贵州等地职校建立帮扶机制,输出教学模式和管理经验,带动西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

资中双龙职高通过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已形成“产业对接精准、培养模式多元、服务能力突出”的办学特色。未来需在三个方面重点突破:一是加强与头部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提升技术服务水平;二是推进数字教育资源跨区域共享,扩大品牌影响力;三是完善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产教融合生态。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推进,学校有望成为区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