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音乐学院附属中学艺术学院(川音艺术附中)

四川音乐学院附属中学艺术学院(川音艺术附中)

四川音乐学院附属中学艺术学院(以下简称“川音附中艺术学院”)是西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艺术类中等专业学校之一,依托四川音乐学院的优质资源,致力于培养音乐、舞蹈、戏剧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学校以“艺术立校、特色强校”为核心理念,构建了涵盖基础教育、专业训练与实践创新的完整教学体系。近年来,其毕业生升学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多名学生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顶尖院校,彰显了教学实力。硬件设施方面,学校拥有现代化排练厅、专业录音棚及多功能演艺中心,为学生提供高标准的艺术实践平台。师资团队由资深教授与行业专家组成,师生比达1:5,确保个性化指导。此外,学校通过国际艺术节、校际合作等途径拓宽学生视野,形成“立足本土、辐射国际”的办学格局。

四	川音乐学院附属中学艺术学院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川音附中艺术学院前身可追溯至1950年代成立的西南艺术专科学校附属中学,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现名,成为四川省首批艺术类重点中专。学校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艺术人才”为目标,开设音乐表演、舞蹈教育、戏剧影视等三大专业群,覆盖12个细分方向。

关键节点事件描述
1958年西南艺专附中成立,初期设钢琴、声乐专业
2002年更名为四川音乐学院附属中学艺术学院,增设舞蹈专业
2015年启动“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与中央音乐学院联合办学
2020年获批省级艺术教育示范校,新增戏剧影视导演专业

二、学科建设与专业布局

学校现有3大学院、18个教学班,专业设置紧密对接社会需求。音乐类专业占比60%,舞蹈类25%,戏剧类15%,形成“三角支撑”结构。

专业类别代表方向年度招生人数
音乐表演钢琴、管弦乐、民族器乐120人
舞蹈教育中国舞、芭蕾舞、现代舞80人
戏剧影视表演、导演、舞台美术40人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成果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8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45%,硕士以上学历达70%。近五年累计培养国际奖项获得者12人,国内赛事金奖37人次。

指标类型数据表现
师生比1:5
教师学历结构博士8%、硕士62%、本科30%
近三年升学率95.2%(2021)/96.8%(2022)/97.1%(2023)

四、硬件设施与教学资源

校园占地80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配备专业级音乐厅、舞蹈排练厅20间、数字化录音棚及影视制作实验室。图书馆藏纸质图书5万册,电子资源覆盖国内外核心艺术期刊。

  • 演艺中心:1200座专业音乐厅,配备斯坦威钢琴及杜比环绕音响
  • 舞蹈实训区:8间木地板排练厅,配备高空镜面与智能灯光系统
  • 影视基地:4K超清摄影棚、虚拟演播室及后期剪辑工作站

五、学生培养与实践体系

学校构建“课堂+舞台+赛场”三维培养模式,要求学生每年完成不少于50场艺术实践活动。近年原创剧目《蜀韵》获全国中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学生乐团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

实践类型年度开展量参与学生比例
校内演出120场100%
校外比赛45场65%
国际交流8场30%

六、升学与就业路径

毕业生主要流向专业艺术院校及文艺院团,2023年数据显示,42%升入一本院校,28%进入海外名校,25%入职国有文艺团体。就业对口率达91%,平均起薪高于省艺术类院校均值20%。

升学方向代表院校近三年录取率
国内综合类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38%
海外院校茱莉亚学院、伯克利音乐学院15%
专业院团国家大剧院、四川交响乐团

七、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与12个国家的36所艺术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年均开展国际研学项目5项。2019年牵头成立“一带一路艺术教育联盟”,推动课程互认与学分转换。

  • 交换生计划:每年选派20名学生赴意大利威尔第音乐学院交流学习
  • 联合培养:与英国皇家舞蹈学院合作开设芭蕾舞双学位项目
  • 大师课:年均邀请诺奖得主、格莱美艺术家举办讲座15场

八、社会影响与行业贡献

作为西南地区艺术教育标杆,学校累计培养国家一级演员23人,输送文艺骨干超万名。原创作品《川江号子》入选央视春晚,民族音乐传承项目获文旅部专项资助。

指标数据
校友获奖统计国际奖项42项/国家级126项/省级389项
社会培训规模年均开展青少年艺术培训1.2万人次
文化传播成效原创剧目网络播放量破亿,覆盖30+国家和地区

川音附中艺术学院通过系统性构建“教学-实践-创新”生态链,实现了艺术教育的专业化与国际化突破。其“以赛促学”机制有效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而“校团联动”模式则为行业输送大量实干人才。未来需在跨学科融合、数字艺术教育等领域深化探索,持续巩固艺术教育领军地位。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