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长宁县职业技术学校作为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扎根于“竹海之乡”长宁县,历经数十年的发展与积淀,形成了“技艺扬名”的办学特色。学校始建于1979年,先后经历城郊初级中学、职业高级中学等阶段,2016年正式更名确立为职业技术学校。目前,学校拥有本部和光明校区两大教学区域,总占地面积160亩,建筑面积超6.5万平方米,在校学生近5000人。其办学成果显著,先后获评“四川省示范专业建设学校”“四川省‘三名工程’名学校建设单位”等荣誉称号,展现出在职业教育领域的综合实力。学校注重产教融合与技能实践,开设包括机械加工、旅游服务、计算机应用等特色专业,并通过研学活动、实训项目深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下文将从校区地址、招生政策、专业设置及区域竞争等多维度展开详细解析。
一、光明校区地址与校园布局
四川省长宁县职业技术学校光明校区坐落于长宁县长宁镇竹都大道一段1号,与本部共享同一地理位置,形成“一校两区”的分布格局。该区域交通便利,毗邻主干道,可通过百度地图标注的“西南门”导航直达。校区内教学设施完善,涵盖实训基地、教学楼及学生活动中心,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环境。
二、2025年招生简章核心要点分析
2025年招生计划延续“宽口径、重技能”的导向,重点包括以下内容:
- 招生规模:面向初中毕业生及社会青年,计划招收新生约1500人,覆盖综合高中部与职业教育部。
- 报名条件:
- 学历要求: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或具备同等学力;
- 年龄限制:15-18周岁(特殊技能方向可放宽至20周岁)。
- 选拔方式:实施“文化考试+技能测试”综合评价,技能测试权重占比60%。
- 资助政策:农村户籍学生享受免学费政策,贫困生可申请国家助学金及校内奖学金。
- 新增方向:2025年增设“智能设备运维”与“生态旅游管理”两个专业方向,响应区域产业升级需求。
三、学校基础简介与优势专业解析
(一)基础概况
- 办学历史:1979年建校,2016年完成职业教育转型,现为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
- 师资力量:教职工318人,含特级教师1人、正高级教师1人,“双师型”教师占比27.7%。
- 硬件设施:实训室42间,设备总值超3000万元,与本地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15个。
- 荣誉奖项:国家级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校等。
(二)优势专业设置
学校依托区域经济特点,重点打造以下三大优势专业群:
专业名称 | 核心课程 | 就业方向 | 竞争优势 |
---|---|---|---|
机械加工技术 | 数控编程、精密加工技术 | 制造业技术员、设备维护 | 省级示范专业,实训资源丰富 |
旅游服务与管理 | 景区运营、导游实务 | 文旅企业、酒店管理 | 对接“竹海”生态旅游产业链 |
计算机应用 | 网络运维、大数据基础 | IT运维、软件开发 | 校企合作项目多,就业率高 |
四、宜宾市同类职业技术学校对比分析
基于公开数据,选取宜宾市5所中职学校进行多维度对比(数据截至2025年5月):
表1:学校规模与师资对比
学校名称 | 占地面积(亩) | 在校生数 | 教职工数 | 双师型教师占比 |
---|---|---|---|---|
四川省长宁县职业技术学校 | 160 | 5000 | 318 | 27.7% |
A职业技术学校 | 120 | 3200 | 210 | 22.5% |
B职业高级中学 | 90 | 2500 | 180 | 19.8% |
C机械工程学校 | 150 | 4000 | 280 | 25.0% |
D旅游职业学校 | 80 | 1800 | 150 | 18.3% |
表2:专业竞争力对比
学校名称 | 优势专业 | 省级以上示范专业数 | 校企合作企业数 |
---|---|---|---|
四川省长宁县职业技术学校 | 机械加工、旅游服务 | 3 | 15 |
A职业技术学校 | 电子技术、汽车维修 | 2 | 10 |
B职业高级中学 | 学前教育、护理 | 1 | 8 |
C机械工程学校 | 数控技术、焊接工艺 | 2 | 12 |
D旅游职业学校 | 酒店管理、导游服务 | 1 | 6 |
表3:升学与就业率对比(2024年数据)
学校名称 | 就业率 | 升学率(高职/本科) | 平均起薪(元/月) |
---|---|---|---|
四川省长宁县职业技术学校 | 98.2% | 65% | 3800 |
A职业技术学校 | 95.5% | 58% | 3500 |
B职业高级中学 | 93.0% | 50% | 3200 |
C机械工程学校 | 97.0% | 60% | 3700 |
D旅游职业学校 | 90.5% | 45% | 3000 |
四川省长宁县职业技术学校凭借其深厚的办学底蕴、优质的师资队伍及紧密的产教融合模式,在宜宾市职业教育领域占据领先地位。该校机械加工技术与旅游服务管理专业尤为突出,直接服务于本地制造业与文旅产业升级需求。对比区域内同类学校,其在双师型教师比例、实训资源及升学就业率等方面均表现优异。未来,随着“智能设备运维”等新兴专业的开设,学校将进一步巩固其竞争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持续输送高素质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