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古蔺职业高中(古蔺职高)

古蔺职业高中(古蔺职高)

古蔺职业高中(以下简称“古蔺职高”)是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唯一一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承载着推动县域职业教育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使命。学校始建于1987年,2018年迁入新校区后,办学条件显著提升,现开设电子技术、旅游服务、汽车维修等12个专业,形成“升学与就业并重”的办学模式。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校企合作,逐步构建起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专业体系,但在师资结构、实训资源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短板。

古	蔺职业高中

从区域定位来看,古蔺职高是古蔺县乡村振兴人才培育的核心阵地,其发展直接关联县域白酒、农业、旅游等支柱产业的升级需求。学校现有在校生4236人,教职工241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仅38%,低于全省中职平均水平。2022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2.6%,但对口就业率仅为67.3%,反映出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仍需优化。

横向对比川南地区同类学校,古蔺职高在硬件投入上处于中游水平,但校企合作深度领先,已与郎酒集团、古蔺仙潭酒厂等本地企业建立订单培养机制。然而,其生均拨款标准(8000元/年)低于泸州市均值(1.2万元/年),制约了实训设备更新速度。总体而言,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传承非遗技艺(如赤水河酿酒工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但需突破师资与资金瓶颈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学生规模与结构特征

学年在校人数年度增幅专业大类分布
20203125-信息技术(42%)、加工制造(28%)
20213568+14.2%新增旅游服务(15%)、缩减机械加工(至22%)
20224236+18.7%电子商务(新增8%)、汽车维修扩容至18%

数据显示,2020-2022年学校规模年均增长16.5%,增速高于四川省中职平均(12.3%)。专业结构调整方向与古蔺县“白酒+农业+文旅”产业布局高度相关,但信息技术类专业占比过高(2022年达35%),而本地紧缺的酿造、现代农业技术专业招生占比不足10%。

二、核心专业竞争力分析

专业名称省级重点建设本地就业对口率实训设备价值(万元)
电子技术应用58%320
旅游服务与管理-79%180(含模拟导游系统)
白酒酿造技术-92%260(含传统窖池)

对比发现,旅游专业因与郎酒庄园、赤水河旅游带联动紧密,对口率显著高于省均值(65%);白酒酿造作为县域特色专业,虽未获省级认证,但依托郎酒集团实训基地,实现超高对口就业。反观电子技术类专业,因本地电子信息产业链薄弱,存在培养目标与区域需求脱节问题。

三、师资队伍结构性矛盾

指标类型古蔺职高四川中职平均差距值
生师比18:116:1+2
硕士以上学历占比12%18%-6%
高级职称教师占比24%31%-7%
双师型教师占比38%45%-7%

数据揭示师资数量与质量双重压力:生师比超国标上限(1:18),且高职称、高学历教师比例显著低于全省水平。特别在“双师型”队伍建设上,缺乏企业实践经历的教师占比达62%,导致实训教学能力偏弱,这与学校主打“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形成明显反差。

四、产教融合实施成效

  • 合作企业层级提升:与郎酒集团共建“郎酒冠名班”,年输送毕业生120人;引入华为ICT学院,共建智能终端实训室。
  • 实训基地利用率分化:白酒实训中心年承接实训4200人次,但电商直播基地因设备维护滞后,使用率不足50%。
  • 社会培训规模突破:2022年开展白酒品鉴、乡村旅游等短期培训34期,覆盖1862人次,创收120万元。

产教融合呈现“头部专业领跑、新兴领域滞后”特征。传统优势专业通过订单培养实现校企双赢,但新兴专业(如电商)因师资、设备跟不上产业迭代速度,尚未形成有效联动。

五、升学与就业质量对比

指标古蔺职高四川中职平均
高职单招录取率31%28%
本科升学人数43(含技能高考)72(全省TOP20学校均值)
就业起薪(元)34203680
创业率2.1%1.5%

升学层面,学校本科录取人数仅为全省头部学校(如成都工业职高)的1/5,反映优质教育资源获取能力不足;就业方面,起薪低于全省均值,但创业率逆势上扬,凸显县域职校在培养“草根创业者”方面的特殊价值。

六、硬件设施区域对比

指标古蔺职高叙永职高泸县建校
校舍面积(㎡)78,45063,20092,100
实训设备总值(万元)236018903570
数字资源库容量(GB)12.5T9.8T18.3T

横向对比显示,古蔺职高硬件投入优于同属乌蒙山区的叙永职高,但落后于平原地区的泸县建校。实训设备总值仅为后者的66%,且数字化资源更新速度较慢,难以支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专业教学需求。

七、社会服务能力边界

  • 技术扶贫创新:为箭竹苗族乡开发“酿酒+民宿”复合型培训课程,累计培训473人。
  • 文化传承职能:设立“赤水河酿酒工艺”非遗工作坊,培养传统酿制技艺人才89人。
  • 社区教育短板:老年教育课程覆盖率仅35%,远低于泸州市城区职校水平。

学校在服务民族地区、传承地方文化方面成效显著,但社区教育功能开发不足,未能充分释放职教资源对城镇化进程的支撑作用。

八、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

挑战维度

  • 财政依赖度过高:年度预算中财政拨款占比89%,校企合作创收仅占6%
  • 专业迭代滞后:新能源汽车等区域新兴产业对应专业尚未开设
  • 师资流失风险:近3年流失骨干教师17人,主要流向民办高校

机遇窗口

  • 政策红利:泸州市“十四五”职教专项规划明确每年安排2000万元用于乌蒙山区职校建设
  • 产业升级:古蔺经开区千亿级酱酒产业集群提供海量技术技能人才需求
  • 数字转型:教育部“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项目可弥补硬件投入不足短板

古蔺职高正处在“区域产业崛起”与“职教改革深化”的双重机遇期,若能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有望成为西部欠发达地区职校转型升级的标杆案例。

古蔺职业高中的发展轨迹折射出中国县域职业教育的典型特征:既承担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社会使命,又面临着资源约束与产业变革的双重挑战。未来,学校需在三个方面重点突破:一是构建“白酒+”专业群,深度嵌入产业链;二是通过“校-政-企”三方协议建立长效投入机制;三是借助数字技术实现跨区域资源共享。唯有如此,方能实现从“输血式帮扶”到“造血式发展”的质变,真正成为乌蒙山区职业教育的燎原之火。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