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成都四川师范大学幼师学院(川师大幼师学院)

成都四川师范大学幼师学院(川师大幼师学院)

成都四川师范大学幼师学院是西南地区学前教育领域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依托省属重点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形成了鲜明的师范教育特色。学院以培养高素质幼儿教师为核心目标,构建了涵盖本科教育、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的多层次办学体系,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校企合作、园校协同等方式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在四川省内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中通过率位居前列,已成为西南地区学前教育人才输送的重要源头。

成	都四川师范大学幼师学院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院前身可追溯至1946年建立的四川省立幼稚师范学校,2003年并入四川师范大学后组建为学前教育学院,2018年更名为幼师学院。作为国家级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核心单位,学院确立了"立足四川、辐射西南、服务基层"的办学方向,形成"师范性、职业性、创新性"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

发展阶段关键事件办学特征
1946-1952四川省立幼稚师范学校创建中等师范教育为主,侧重保育技能培养
2003-2010并入川师组建学前教育学院本科层次办学起步,增设心理学、艺术教育课程
2018至今独立建制为幼师学院构建"本硕贯通+职教融合"培养体系

二、学科建设与专业布局

学院现有学前教育、早期教育、儿童康复三个本科专业,其中学前教育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科层面设有学前教育、音乐教育(幼儿方向)等专业,形成"本科引领、专科支撑"的专业集群。

专业名称学历层次核心课程职业认证
学前教育本科/专科学前卫生学、幼儿园课程论、游戏设计与指导教师资格证、保育员资格证
早期教育本科婴幼儿发展评估、亲子活动设计、感觉统合训练早教指导师资格证
儿童康复本科特殊儿童诊断、康复治疗技术、融合教育实务康复治疗师资格证

三、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学院实施"双师双能"提升计划,通过海外研修、幼儿园挂职等途径优化师资结构。现有专任教师中,具有幼儿园高级教师职称的"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5%,形成"理论教学+实践指导"的复合型团队。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代表院校
教授/副教授2842%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幼儿园特级教师1523%成都市泡桐树幼儿园等
博士学历教师1218%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行业兼职导师3550%省级示范园园长

四、实践教学体系创新

构建"四阶递进"实践教学体系:大一观察见习→大二模拟实训→大三顶岗实习→大四定向研习。与省内200余所幼儿园建立"双导师制"培养机制,开发VR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实现"课堂-园所"双向联动。

  • 校内外实践基地:建成儿童行为观察实验室、蒙台梭利实训室等6个专项实验室,签约实习园所覆盖全省21个市州
  • 技能认证体系:将钢琴演奏、舞蹈创编、环创设计等8项核心技能纳入考核模块
  • 双创教育融合:年均孵化幼儿教育类创业项目15个,获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奖项23项

五、科研与社会服务

近五年承担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17项,出版《幼儿园课程设计与评价》《学前儿童家庭教养》等专著教材12部。牵头制定四川省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标准,年培训幼教工作者超5000人次。

科研成果类型数量应用转化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研发幼儿园安全预警系统
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5开发幼师职业技能认证平台
省级教改项目9重构"课岗融通"课程体系

六、人才培养质量追踪

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达91%,用人单位满意度连续三年超过95%。建立"成长档案"跟踪系统,数据显示:入职3年内晋升园长助理比例达28%,5年留存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评价维度2020届2021届2022届
初次就业率96.2%95.8%97.1%
雇主满意度94.395.696.4
职业晋升率26%28%31%

七、国际交流合作现状

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建立学分互认机制,年均选派30名学生赴海外交流。引进蒙特梭利、瑞吉欧等国际幼教体系,开发双语教学模块,国际化课程占比提升至15%。

合作项目外方院校培养模式授予证书
中加幼教领导力项目多伦多大学教育学院2+2双学位中加联合认证文凭
澳新早教研修计划昆士兰大学早教中心暑期学分营TESOL国际证书
亚洲幼教论坛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学术研讨会国际论文发表

八、发展挑战与战略展望

面对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生源波动,学院正推进"数字化转型"与"服务拓展"双轮驱动战略。计划未来三年投入2000万元建设智慧幼教实验室,开发AI育儿顾问系统,同时向托育服务、老年教育等领域延伸专业链。

在新时代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成都四川师范大学幼师学院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特色发展,持续巩固西南地区幼教人才培养的标杆地位。其"全链条培养+精准化服务"的办学模式,为破解基层幼教人才短缺难题提供了创新方案,对推动区域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