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广安市益民职业高中是一所立足区域经济发展、聚焦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中等职业学校。该校依托广安市“成渝双城经济圈”区位优势,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核心办学模式,开设了电子信息技术、现代农业技术、旅游服务与管理等特色专业。近年来,学校通过优化专业布局、强化实训设施建设、深化校企合作,逐步形成“升学有基础、就业有优势”的双向发展路径。数据显示,2023年该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2%,对口升学率超过65%,在川东地区职业院校中表现突出。
学校占地面积8.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拥有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2个、校企合作“订单班”覆盖率达70%。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比38%,高级职称教师占25%。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技能证书获取率达89%,在省级职业技能大赛中累计获奖23项。然而,受限于区域经济水平,学校在高端设备投入、企业资源对接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需进一步探索产教融合的长效机制。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益民职业高中前身为1985年创立的广安县第三职业中学,2008年经市教育局批准更名为现名。学校始终以“服务地方产业、培养实用人才”为宗旨,2016年被认定为“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时间节点 | 重大事件 | 办学成果 |
---|---|---|
1985-2000年 | 初创阶段,以农业技术培训为主 | 累计培养学员3000余人 |
2001-2015年 | 专业扩展至电子、旅游等领域 | 获市级重点职高资质 |
2016年至今 | 推进产教融合战略 | 建成2个省级实训基地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设6大专业群,覆盖第二、三产业核心领域。其中,电子信息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方向”模式。
专业类别 | 核心课程 | 技能证书 | 合作企业 |
---|---|---|---|
电子信息技术 | 电路分析、单片机应用 | 电工证、电子设备装接工 | 京东方、富士康 |
现代农业技术 | 果蔬栽培、农业物联网 | 农艺工、植保员 | 正邦集团、新希望六和 |
旅游服务与管理 | 导游实务、酒店管理 | 导游资格证、茶艺师 | 蜀旅集团、华玺酒店 |
三、师资结构与教学资源
学校现有教职工142人,专任教师128人,其中高级教师32人,“双师型”教师48人。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职称分布较为合理,但企业一线专家兼职比例偏低。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备注 |
---|---|---|---|
专任教师 | 128 | 90% | 硕士以上学历28人 |
企业兼职教师 | 15 | 10% | 来自合作企业技术骨干 |
高级职称教师 | 32 | 25% | 含特级教师2人 |
四、实训条件与校企合作
学校建有总面积1.2万平方米的实训中心,设备总值3800万元。其中,智能制造实训室、智慧农业实训基地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实训类别 | 设备价值 | 合作模式 | 年培训量 |
---|---|---|---|
电子技术实训 | 850万元 | 设备捐赠+订单培养 | 600人次 |
汽车维修实训 | 720万元 | 校企共建共享 | 450人次 |
旅游服务实训 | 380万元 | 场景模拟教学 | 320人次 |
五、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2023届毕业生中,直接就业学生占比57%,升学学生占比38%,其余选择自主创业。就业学生平均起薪3800元/月,专业对口率达79%。
就业方向 | 代表企业 | 岗位分布 | 薪资范围 |
---|---|---|---|
制造业 | 比亚迪、格力电器 | 设备操作、质检 | 4000-6000元 |
现代服务业 | 携程、洲际酒店 | 客服、基层管理 | 3500-5500元 |
农业技术 | 中化农业、隆平高科 | 技术指导、生产管理 | 3800-5200元 |
六、社会服务与区域贡献
学校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000人次,覆盖新型职业农民、企业职工等群体。2022年横向科研经费达120万元,助力广安蜜梨、龙安柚等地理标志产品升级。
服务类型 | 年培训量 | 主要客户 | 社会效益 |
---|---|---|---|
职业培训 | 2800人次 | 人社局、扶贫办 | 就业率提升23% |
技术推广 | 15项 | 农业农村局 | 增产效益超千万 |
社区教育 | 1200人次 | 街道办、居委会 | 满意度91% |
七、办学特色与创新实践
学校构建“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一年级夯实文化基础,二年级强化专业技能,三年级实施顶岗实习。推行“学分银行”制度,允许技能竞赛成绩兑换学分。
- 开发“模块化”课程包,实现教学内容动态更新
- 建立“大师工作室”,聘请非遗传承人驻校指导
- 试点“国际理解教育”,与泰国院校开展交流项目
八、发展挑战与战略建议
当前面临专业链与产业链匹配度待提升、数字化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建议加强与成渝高校联动,共建“中高职贯通”培养体系;引入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建设智慧校园3.0版本。
挑战领域 | 具体表现 | 改进建议 |
---|---|---|
专业结构 | 新兴专业招生不足 | 动态调整专业设置机制 |
师资建设 | 企业导师参与度低 | 完善兼职教师激励机制 |
产教融合 | 合作深度不够 | 共建产业学院和技术服务中心 |
四川省广安市益民职业高中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扎根产业、双向育人”的办学实践为县域职教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需紧扣“数字化转型”和“提质培优”两大主题,在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专业布局、提升师资水平等方面持续发力,向“中国特色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