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校(四川电力职校)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校(四川电力职校)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校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公办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隶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立足电力行业办学特色鲜明。学校始建于1984年,前身为成都水力发电学校,2004年升格为高职院校,现拥有龙泉驿校区和温江校区两大办学基地。作为西南地区电力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校构建了以电力技术类专业为核心,涵盖能源动力、电气工程、智能控制等领域的专业体系,形成"校企联动、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

四	川电力职业技术学校

学校设有6个二级学院,开设24个高职专业,其中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示范专业5个。现有在校生规模超8000人,年均开展企业定制培养项目15项以上。师资力量方面,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45%,"双师型"教师比例超过70%,建有省级教学团队3支。实训条件方面,校内建有智能变电站、电力调度仿真中心等12个实训基地,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共建的"川电工匠学院"年培训量突破万人次。

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十年保持在96%以上,专业对口率达85%,主要就业方向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及电力相关企事业单位。学校深度参与"一带一路"电力人才培育,累计为东南亚、中亚等地区培养技术骨干300余人。在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校代表队斩获电力系统自动化等赛项一等奖3项,彰显办学实力。

一、办学定位与行业特色

学校坚持"根植电力、服务能源"的办学宗旨,构建"政行企校"四方协同机制。专业设置紧密对接电力产业链需求,形成"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全链条专业集群。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建立"双主体"育人模式,共同开发《智能变电站运维》等12门核心课程,实现岗位能力标准与教学标准的深度融合。

核心指标四川电力职技院其他A类电力院校普通高职院校
电力类专业占比82%65%-75%30%-40%
企业定制班数量年均15个年均8-10个少量
双师型教师比例72%55%-65%40%左右

二、专业建设体系

构建"三级递进"专业群架构,形成以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为引领,覆盖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等新兴领域的专业矩阵。重点建设专业中,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获国家级教学资源库立项,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专业参与制定行业标准3项。近三年新增氢能技术研发电力机器人应用等前沿专业方向。

专业类别核心专业实训基地等级毕业生薪资水平
传统电力类电力系统自动化/高压输配电国家级实训基地6500-8000元/月
新能源类风电工程技术/光伏工程省级实训基地7000-9000元/月
智能电网类智能电网信息技术/电力物联网校企共建基地7500-10000元/月

三、师资队伍结构

实施"名师培育工程",构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三级培养体系。现有全国电力行业教学名师3人,省级青年珠江学者1人。教师团队中,具有电力企业工作经历的占68%,取得注册电气工程师等职业资格的达120人。近三年开展企业顶岗实践累计超200人次,参与技术攻关项目56项。

师资类型四川电力职技院行业标杆院校地方高职院校
正高职称占比18%15%-20%8%-12%
企业经历教师68%50%-60%30%左右
教科研项目数年均80项年均60-70项年均30-40项

四、教学资源配置

建成"三维一体"实训体系,包括基础技能实训中心、专项技能实训岛、综合能源实训工厂。投入1.2亿元建设的智能微电网实训平台,可模拟含源荷储协同的完整电力系统。与华为技术共建的"ICT学院"配备5G通信实训设备,满足新型电力系统人才培养需求。数字资源方面,开发虚拟仿真实训项目45个,覆盖变电检修等高危作业场景。

五、产教融合机制

创新"四阶递进"培养模式:1年级基础认知实习,2年级跟岗实训,3年级轮岗实习,4年级顶岗就业。与国网四川技培中心共建"川电工匠学院",年开展高压电工等认证培训超3000人次。校企联合开发《配网自动化运维》等活页式教材,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项目。近五年承接企业横向课题23项,技术成果转化收益超千万元。

六、创新创业教育

构建"双创"教育生态圈,建成电力科技创客空间、新能源技术孵化中心等平台。近三年学生获授权专利87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智能巡检机器人"项目获银奖。孵化的"电力设备在线监测"创业团队已成立科技公司,年营业额突破500万元。

七、国际影响力提升

牵头成立"一带一路"电力职业教育联盟,成员涵盖16个国家32所院校。开发国际化教学标准4项,为印尼、柬埔寨等国定制培养电力人才286名。承办全国电力行业外语教学研讨会,开发《电力英语》在线课程被30余所院校采用。与德国能源机构合作开展"双元制"本土化试点,联合培养国际化师资26人。

八、社会服务贡献

年均开展电力行业培训超万人次,包括农网改造技术培训、电力安全操作认证等项目。承接西藏、青海等地区对口支援项目,输出优质课程资源120门。疫情期间开发"电力工匠云课堂",免费开放实训视频200余个,访问量突破50万次。主导编制的《配电线路工技能等级标准》被纳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体系。

经过三十余年发展,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校已形成鲜明的电力行业办学特色,构建起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在专业建设、师资培养、产教融合等方面形成可推广的经验模式,但在新兴交叉专业开发、国际化标准输出等方面仍需持续发力。未来需把握能源革命战略机遇,深化"人工智能+电力教育"改革,加强与头部企业的技术创新协同,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