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州四川矿产机电技师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技师学院,隶属于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立足矿业与机电技术教育领域,致力于培养高技能人才。学院以“工匠精神”为核心,构建了涵盖地质勘探、矿山机械、机电一体化等特色的专业体系,同时积极拓展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作为西南地区矿产机电类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院依托行业资源,形成“产教融合、工学一体”的办学模式,与多家国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硬件设施方面,学院拥有现代化实训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及模拟矿井等教学场景,师资队伍中高级职称占比超40%,“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0%。近年来,学院通过数字化转型升级,引入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并参与多项国家级技能竞赛,形成“技能+学历+证书”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院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地质技工学校,2006年升格为技师学院,2012年迁至崇州现址。办学定位聚焦“服务矿产资源行业、支撑区域经济发展”,以培养中级工、高级工、预备技师为主线,兼顾成人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
发展阶段 | 关键事件 | 办学规模 |
---|---|---|
1958-1998 | 地质行业技工培训为主 | 在校生不足500人 |
1999-2005 | 申报省级重点技校 | 开设采矿、钻探等6个专业 |
2006-2012 | 升格技师学院 | 新增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专业 |
2013-至今 | 新校区建设/专业扩展 | 在校生突破8000人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院现有矿业工程、机电工程、信息技术三大专业群,其中矿山机电、地质勘探为省级重点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公共基础+专业核心+拓展模块”三级架构,融入1+X证书试点。
专业类别 | 核心课程 | 职业资格证书 |
---|---|---|
矿山机电技术 | 矿井通风与安全、矿山机械维护 | 特种作业操作证 |
数控加工 | CAD/CAM、多轴加工技术 | 数控车工中级证 |
物联网应用 | 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开发 | 物联网工程师认证 |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现有专任教师24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人,副高级职称89人,硕士以上学历占比65%。建有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企业兼职教师库涵盖30余家合作单位技术骨干。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
理论课教师 | 158 | 64.3% |
实习指导教师 | 88 | 35.7% |
双师型教师 | 172 | 69.9% |
四、实训基地与教学设施
学院建有总面积2.3万平方米的实训中心,包含模拟矿井、智能工厂等实景教学区。设备总值达1.2亿元,其中采矿仿真系统、工业机器人实训平台等处于省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
- 矿山安全实训室:配备瓦斯监测模拟系统
- 数控加工车间:五轴联动机床12台
- 新能源汽车实训中心:特斯拉Model S解剖车
五、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与蜀道集团、中国地质工程集团等企业共建“订单班”15个,实施“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近五年开展企业定制培训236场,联合技术攻关项目14项。
合作企业 | 合作形式 | 年输送人数 |
---|---|---|
四川路桥矿山公司 | 现代学徒制培养 | 80-100人 |
东方电气集团 | 设备捐赠/顶岗实习 | 50-70人 |
京东方成都基地 | 课程共建/认证培训 | 30-40人 |
六、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202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6.7%,专业对口率89.3%,平均起薪5280元/月。升学渠道畅通,近三年专升本录取率稳定在18%左右。
指标 | 2021届 | 2022届 | 2023届 |
---|---|---|---|
就业率 | 94.5% | 95.8% | 96.7% |
国企就业占比 | 68.2% | 71.4% | 73.5% |
对口岗位晋升率 | 82.1% | 84.3% | 86.5% |
七、社会服务与行业贡献
年均开展社会培训超1万人次,承担地质勘探、矿山安全等省级专项培训任务。技术研发方面,近五年获实用新型专利27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3项。
- 完成凉山州彝区技能扶贫培训3200人
- 为攀西钒钛磁铁矿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 开发矿山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
八、发展挑战与战略方向
当前面临新能源产业转型带来的专业结构调整压力,以及高端实训设备更新资金需求。未来规划重点建设智能矿山、绿色机电等新兴专业群,推进“5G+工业互联网”实训基地建设。
挑战类型 | 具体表现 | 应对措施 |
---|---|---|
产业升级适配性 | 传统矿业人才需求萎缩 | 增设智能装备维护专业 |
数字化转型 | 虚拟仿真教学覆盖率不足 | 建设数字孪生实训平台 |
区域竞争加剧 | 周边高职院校同质化竞争 | 强化地矿行业特色优势 |
崇州四川矿产机电技师学院通过六十余载的行业积淀,构建了特色鲜明的矿产机电人才培养体系。在产教融合深度实践、实训设施建设、就业质量保障等方面形成显著优势,但需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数字化教学创新等领域持续突破。随着国家“技能强国”战略推进,学院正朝着建设国内一流矿产机电类技师学院的目标迈进,其发展经验对同类职业院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