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南充旅游职业中专学校是川东北地区以旅游职业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中等专业学校,依托南充市文旅产业优势,构建了“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育人模式。学校开设旅游服务与管理、高星级饭店运营等核心专业,配备实训餐厅、模拟导游室等场景化教学设施,并与閬中古城、锦江酒店等30余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近年来,学校通过“技能大赛+双创孵化”双轮驱动,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达65%,行业对口率超80%,成为区域文旅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85年创立的南充市旅游职业培训班,2002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中专,2018年被评定为“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办学定位聚焦“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文旅产业”,形成“升学有通道、就业有优势”的多元化发展路径。
发展阶段 | 关键事件 | 办学成果 |
---|---|---|
1985-2001 | 旅游职业培训起步阶段 | 累计培训学员5000余人 |
2002-2015 | 中专建制规范化建设 | 获评省级重点职业学校 |
2016至今 | 示范校创建与产业升级 | 建成省级文旅实训基地 |
二、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旅游+”专业集群,涵盖旅游服务、酒店管理、烹饪工艺等6大方向。核心课程采用“理论+实操+企业项目”三维模块,如《川菜制作技术》课程引入南充本土餐饮企业真实案例库。
专业名称 | 主干课程 | 职业资格证书 |
---|---|---|
旅游服务与管理 | 导游实务、景区运营 | 导游资格证 |
高星级饭店运营 | 前厅管理、宴会设计 | 酒店管理师 |
中餐烹饪 | 川菜工艺、面点制作 | 中式烹调师 |
三、师资结构与教学创新
现有专任教师126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68%,聘请行业导师24人。推行“大师工作室”制度,如“川北凉粉制作技艺传承中心”实现非遗技艺活态教学。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
高级职称教师 | 35 | 27.8% |
硕士研究生 | 42 | 33.3% |
企业兼职导师 | 24 | 19.0% |
四、实训基地与产教融合
校内建有川菜烹饪实训中心、智慧旅游虚拟仿真实验室等8大实训场所,设备总值超2000万元。与南充市文旅局共建“嘉陵江文旅产业学院”,实现教学项目与景区需求实时对接。
五、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50%学生通过“单招”进入高校深造。典型就业单位包括:南充东方医院(营养配餐岗)、天府国际机场(贵宾服务岗)、张飞牛肉公司(生产管理岗)。
六、技能竞赛与社会服务
近五年获省级技能大赛奖项47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3项。开展“文旅惠民”社会培训,年均完成贫困劳动力川菜制作培训1200人次,助力乡村振兴。
七、校园文化与特色项目
打造“三礼文化”(礼仪、礼节、礼貌)德育品牌,开发《川北民俗文化》校本课程。特色活动包括“嘉陵江导游词创作大赛”“蜀绣技艺工作坊”等。
八、发展挑战与战略方向
当前面临专业数字化升级压力、高端师资引进困难等问题。未来计划建设“数字文旅产业学院”,深化与重庆旅游职院的成渝双城合作,力争三年内创建国家级示范性职业学校。
四川南充旅游职业中专学校通过精准对接区域文旅产业链,构建了“专业-产业”双向赋能的职业教育生态。其“实训场景企业化、师资结构双元化、培养路径模块化”的实践,为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借鉴样本。随着文旅产业加速复苏,学校在非遗传承、智慧旅游等新兴领域的探索,将进一步凸显其区域性职教枢纽的价值。